八月十五拜月记(第2/2页)

上头这些历史故事,其实与我们小百姓无关。就天下万千里黔首芸芸众生而言,八月十五不是个阴惨惨凄清清的日子。由农忙到农闲,大大的月亮,圆圆的月饼,打上一壶酒,一大家子高高兴兴坐在月亮底下说笑话,说收成,说故事,说“傻女婿十五拜老丈人”……这份高兴属于老百姓,时髦点说是我们普通纳税人。打开《清嘉录》,说到“八月半”,只说三行,我起初诧异,这么大的节,怎么只有这样的规格?后来也就释然:本来就有月饼佳节,“八月十五杀鞑子”之说,满人自认为是“鞑子”,写书的人畏惧文网,回避了去,大致是这个原因吧!天下人间,“人逢喜事精神爽,月到十五分外明”,月光的仁柔色相,伴着爽人的金风秋气洒落在神州之时,人们的心境是开朗与光明的。就算不巧是阴天,人们也会兴致勃勃地投入到一种情致思维——中国人永远是乐观与光明的,“闷闷中秋云罩月,哓哓元宵雨淋灯。谁知篱豆花开日,养稻正需水满塍”,“但愿中秋不见月,博得元宵雨打灯”——那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