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我书中的“爱情”(第2/2页)

再一则重要的因由,这三部系列作品是社会小说,是全方位(当然是比较而言)描摹康雍乾时期的社会生活的。读过全部作品的读者恐怕都有此感觉。《康熙大帝》一书文字写得比较干净,“爱情”也比较纯粹。愈往后,乱伦的、胡搞的、乱七八糟的事儿愈多。这个创作特点早已有读者指出来了。我说老实话,我也想把后边写得“清”一点,并非我这个人著书著得愈来愈煽情,实因为这书必须遵照两个原则:一是历史的真实,一是艺术的真实。历史的真实是康熙年间是清朝立国之初,社会生活的主要内容是医治战争创伤,镇压平息内乱,迅速恢复经济,加强各族团结……这些事千头万绪摆在社会生活中无可替代无从回避。开创之初统治阶层精纯强悍的气质尚未消融,加之人民尚处于不安全的饥饿寒冷之中。“爱情”问题提不到社会生活的主业,也就是说尚不能进入社会的主要议事日程中。但也正由于此,当时的生活主流干净,乱七八糟的事就少。

待到乾隆年间,清朝立国已届百年,和平生活已久,吃饭问题基本解决,官场文恬武嬉,腐败之风蔓延,富裕昌平经济发达,造就了中国封建社会的极盛时段。一个社会也和一个人一样。穷极潦倒奋发图强之时,饿得前心贴着脊梁骨,它就顾不上“荒淫”;一旦这些问题解决,整个社会也会“饱暖思淫欲”,于是污水横流弊端丛生,变得愈来愈肮脏不堪。《乾隆皇帝》里的风情与康熙时的纯净不同,下笔时就得老实形象体现。

至于说到很美很清纯的爱情,就我看来,无论康熙一朝还是乃子乃孙时段,社会生活中都是极少的。不是说没有,而是都处于“地下”,地面上我们只看到一点爱的“蒸汽”(鲁迅语)。像《还珠格格》《康熙微服私访记》中那些爱情故事,是今天人编的,给今天人开心就是了,而在当时别说真的来一下,就是说一说也是罪过。非但康雍乾三朝而已,翻开中国的《二十四史》,政治、权术、金钱的铜臭熏人欲死,爱情却是没有的。封建中国实在要算扼杀爱情历史最悠久、手段最残忍的国度了。所以尽管我十分佩服金庸,那是因了他给了今日千百万人阅读的愉悦,他书中那些爱情故事我却无一例相信在当时发生。《红楼梦》中宝黛之爱是生死不渝,但看《红楼梦》一书却不见他们示爱之语,是两个戴着黄金枷锁的人在那里唱着我们听不懂的爱之歌。待到进入电视剧,却见宝玉黛玉在大观园中四手相叠四目相视,有点走出地下的意思。今日男女新人类吊膀子玩儿,看去可能不过瘾,但我敢说,那肯定是编导无知妄加的,真正的红学家不会弄这一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