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24 章(第2/8页)

怎么感觉传说中的科举,就是他们平时的考试差不多啊,他们都连续考了一个月了,早就习惯了,科举也没有想象中那么可怕嘛。

科举考试持续了几天,考试的内容繁多全面。

几天后,贡院外都是焦急等待的家长们,这考试的几天,他们几乎天天守在贡院外,一人考试一家子考试,这在古代也是差不多的。

心里焦急无比,也不知道自己孩子考得如何了。

终于,贡院的大门打开,一窝蜂的学子走了出来。

面色怎么看都不是太好,毕竟在考厢呆了好几天,当然这只是其中一个原因。

“今年的考题也太难了,好多都不会。”

“是啊,明经科的内容覆盖面也太大了,谁会去看那些内容啊。”

“诗词文章的限制也太死板了,根本没办法发挥。”

“策论考的居然是实策,我们都没有做过官,哪里会啊?”

一片的唉声叹气,还好,所有人考题都是一样,也就是说,他们不会,别人也不会。

只是,大唐理工学院的学生面色却特别的古怪,难吗?不都是他们平时不知道做了好多次的考题其中几道题虽然刁钻了点,但举一反三,还是能推断出答案的。

家长们一听题特别的难,脸色也不怎么好了,抓着学生就问,“今年都有些什么题啊,怎么大家都说难,有没有把握高中。”

学生一脸懵逼,他现在在人群中说不难,会不会挨打?和他们这一个月做过的题差不多,能难到哪里去。

一群学生互相看了一眼,表情高深莫测了起来,怎么办?该不会真是先生们夹带私货吧?

不得了不得了。

这时,有声音传出,“这位不是白鹿书院的大才子赵之才吗?不知道赵才子这次考得如何?”

赵之才脑袋抬了起来,鼻孔朝天,“这次考试的确难,但名列一甲还是有把握的。”

“不愧是白鹿书院的大才子,我们都只想着能不能高中,没想到阁下居然有把握名列一甲了。”

一甲,可是只取三人啊,也就是所谓的状元榜眼探花,可见口气多大,不过赵之才在长安文名远播,有这样的傲气也是能理解的。

赵之才没怎么理会,这种夸奖他从小经历到大,而是看向一群白衣学生,“不知道我们大唐第一书院的学生们考得如何?”

学生们面面相觑,心道,考得应该还不错吧?没看到别人都在喊难,可他们不怎么觉得啊。

白鹿书院赵之才也没等到回答,因为已经有人在当场请教考题了,这些考生急切得很,想早点对对答案,摸个底,而和学习好的同学对答案,准确率要高很多,赵之才现在就是最好的选择。

赵之才脸上带着微笑,然后在一群考生的簇拥下开始分析了起来,“先给大家说说这道题,此题特别有意思,甚难,不过还是被我想出了解法,如此这样……”

骄傲得如同一只孔雀一样,还没有放榜,已经有一甲的气势了。

只是,学生们也听了听,然后面面相觑,这个赵孔雀的解题思路不是先生说的典型错误吗?他们都抄错题集上的,列为典型。

学生们脸色古怪了起来,这都能名列一甲?

要是他知道他正在宣传错误答案,还以为是正确的,不知道他脸红不红?

啧啧,现在蹦跶得这么高,以后可怎么出门哦学生们都替他有点不好意思了,不过这人一口一个什么大唐第一学院,阴阳怪气的,看着就烦,现在就让他丢人现眼吧。

赵之才浑然不觉,围着他的人也面带恭维,就是不知道打脸的时候得多疼。

大唐理工学院的学生们也偷偷讨论了起来,“怎么办怎么办,越看他们的表情我越觉得我能高中。”

“我也是,你们发现没有,科举的题和我们平时做的都差不多啊,稍微转换一下都能解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