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4 章(第2/11页)

当然现代的硫铝酸盐水泥杂质是比较少的,不过影响并不大,过滤处理一下就行。

“就按这个程度烧,能烧多少烧多少,一个火窑肯定不够,再组织人手建几个。”

当然,这些事情就让村里的叔叔伯伯忙活去吧。

他还是小孩子,他要回去睡懒觉。

不过,这时候,长柏哥儿不知道从哪里跑了过来。

“长生,长生,你的仙草,呸,你的那些种子发芽了!”

徐长生撒丫子就跑。

山谷中,基本所有种子都生出白嫩嫩的根了。

哈哈。

他的葱姜蒜,他的花椒胡椒小辣椒,他的苹果香蕉大葡萄,他炖鸡汤的灵芝。

长柏哥儿偷偷走了过来,“长生,等它们长大了,你得送我一棵。”

徐长生大笑道,“都是你的,你以后别将你那些伪科学挂嘴上就行!”

接下来的日子,徐家村更加的忙碌了,更加的热火朝天。

徐长生还是当着他的技术顾问,因为砖头和水泥从来没有出现过,红砖房也是第一次出现,他得教这些人怎么用。

经过几天的煅烧,砖头已经堆了很多。

也是时候开始修房子了。

房子不可能每家每户同时修,先修谁的?

大祖父一挥手,“按辈分来,同辈分的按年龄来。”

“你们要按我画在地上的线来修啊,不然就和画上的效果不一样了。”

想到那幅画,不知道多少徐家人心里又是一片火热。

修房子不是一蹶而就的事情,但也在有序的进行着。

徐长生每天都在满村子跑,在地上划出一个个方块,见人就说一些别人听不懂的话。

“这里要修花台,你们别越线啊。”

“这里我准备放几把椅子,你们也别越线啊。”

亲手一点一点规划整个村子,那种感觉也是十分奇特的。

在徐长生眼中,原来的徐家村的基础设施简直一无是处,都得改。

要改就改个彻底。

徐长生将原来乱七八糟的房子全部规划在一块儿,形成一排一排的,每排中间留了十多二十米宽敞的街道,他留下来作步行街。

到时用来饭后散步,邻里间聊天多好。

说改了个彻底也不对,还是有没动的地方,就是村里的那些不知道多少年的梅花树了。

看着满树梅花,徐长生实在舍不得将它们挖了。

一咬牙,都留了下来。

在梅花树下画了一个圈圈,以后他用砖围着梅花树砌一个花台,可以让走累的人坐在梅花树下的花台上休息,似乎也不错。

天空中的雪花似乎小了一些,阴沉沉的云层也开始散去。

贞观三年,漫长的冬季似乎有了结束的迹象,春天终于要来了,徐家村就像大唐一颗独特的种子,静悄悄的开始发芽。

(四合一,第二章)

徐家村自从在长安城有了一个卖油的铺子后,就不用每天两头跑了。

大伯徐正就留在长安城中的铺子十多二十天。

长安热闹繁华,但呆了十几天后,每天又忙着卖油,久了兴致自然就降下来了。

于是,徐正将铺子交给族中一位兄弟守着,他准备回家看看。

其实也没离家多久,怎么就特别的想念了?徐正不由得心里好笑。

走进村子,徐正愣住了,怎么这么安静?连个人影子都没有。

继续往里面走,他家几乎在最里面的位置。

但越走越心慌,因为他一个人都没遇到。

这怎么可能?

村子的人都去哪了?是不是出事了?

徐正忍不住跑了起来。

但没多久,他就听到了巨大的喧哗声。

那声音热闹得跟过年一样,充满了喜庆。

心中这才松了一口气。

不过,村里的人怎么全跑他家的位置去了?

带着疑惑,徐正快步走了过去。

靠得近了,徐正愣住了,在他家原来的茅草屋位置,立起来一个……古怪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