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4 章(第2/3页)

再说这油可一点不比他们以前用的油差,那香味甚至更甚,将油倒在锅里热一热,一条街都能闻到。

不少人还一个劲打听徐家的油怎么卖这么便宜,把一辈子两袖清风的大祖父脸都臊红了。

要是让他们知道这油的本钱,徐文远觉得他要在史书上留下耻辱的一笔。

其他的徐家村人可不管,收着钱,笑得连嘴巴都合不拢,下一次他们再多榨点来卖。

油很快就卖完了,徐文远提了几竹筒油去看孙女徐长樱。

徐长樱看着手里散发出浓郁香味的油,表情一愣一愣的,徐家村什么时候这么优渥了?

徐文远一笑,“都是长生鼓弄出来,我们这次来长安就是卖油,这孩子是我们徐家村的福星啊。”

“……祖父,卖油和以前卖豆芽不同,终归得有个固定的铺子,你就将我那铺子拿去用吧,反正空着也是空着。”

徐长樱自从上次得了诗会魁首,又有太子赐予的极品狼毫,名声咋起,在婆家的地位和以前大不相同,还是做得了主的。

徐文远本想拒绝,但想了想,长樱不擅长打理,有个门面却没有任何进项,他租过来总比租给别人强,亏待不了自家孙女。

也就不再拒绝。

徐文远离开的时候,徐长樱还在问,“怎么这次没有带长生来?还怪想那虎头小家伙。”

徐文远一笑,“长生有只大老虎,非要寸步不离的跟着他,进城不方便,也就没跟来了。”

徐长樱:“……”

祖父怕是在说笑,什么人能和大虫呆在一起?长生又不是山野精怪!

……

与长安城今天的热闹相比,有一个地方的热闹也不逞多让。

那就是……金殿之上。

李世民脸色阴沉,“如今冬季延长,各地粮食价格暴涨,边远地区已经有官员上报,形成了饥荒之势,各位可有什么好的解决之法?”

作为一个皇帝,而且还是一个有黑点有羞愧感的皇帝,李世民可谓是兢兢业业,拼命将自己打造成一个明君。

但或许真的是对他弑兄夺位的惩罚,无论他多努力,自他登基以来,每一年总要遇到点天灾**。

粮食不足以过冬这个问题其实不是只有今天提起,几乎每一天都在提。

可是粮仓的粮食早已经下放各地,使用殆尽,还能有什么好的办法?粮食的数量是有限的,又不能凭空多出来。

和以往一样,朝臣争论不休,有的说打击上涨粮价的黑心商户,有的说开源节流,节俭行事,上仿下效……

但这些方法说起来简单,执行起来就不一定了,而且……都是治标不治本,收效甚微。

李世民一叹,难道真的是老天爷不兴我大唐吗?

这时,在争吵不休的声音中,站出一个人来,“臣长安县令崔之桐,代表崔家献上一策,可让现有的粮食在三天之内增加五倍。”

声音不大,却让整个朝堂之上落针可闻。

所有人都只有一个想法,这人怕不是疯了。

崔之桐当然知道怎么说才能引起重视。

李世民眉头都皱了起来,三天之内让粮食增加五倍?

“崔之桐,你可知道,在这个时候妄言是什么罪?”李世民说道。

“臣知道。”崔之桐不紧不慢的答道,一切都安排妥当,万无一失,这个功劳绝对是他们崔家的。

“那你说说是什么计策,朕十分好奇。”

几乎所有人都看向崔之桐,这人怎么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

崔之桐拱拱手,“大家可知道,前不久长安城内,出现了一种蔬菜,十分畅销。”

“可是前不久出现的豆芽?”一青须老者问道,正是当朝丞相房玄龄,“那豆芽不过是昙花一现,许是山野村夫在特殊环境下发现,以前也不是没有这种事情,和你的计策有何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