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2 章(第2/3页)

灯笼升空,没飞多远。

这时,徐长生愣住了,因为一只老鹰突然不知道从哪里冲了过来,一头将灯笼撞了个对穿。

漏了气,灯笼啪嗒就掉了下去。

徐长生眨巴着眼睛,飞行事故啊!机坠鸟亡,不对,那老鹰又飞了起来,逃跑了。

肇事逃逸啊!

那只老鹰脖子上还套了个绳,看上去是谁养的宠物。

长柏哥儿也眨巴着眼睛,“那里……是不是冒烟了?”

徐长生看了过去,刚才灯笼掉下去的地方,冒起了青烟,而且越来越大……

……

半个时辰后,徐长生他们进了刚才他想参观的长安衙门,也算全了他的想念?

堂上,长安县令崔之桐脸黑的坐在上方,简直胆大包天,光天化日,居然将他的衙门后院给烧了。

徐长生眨巴着眼睛,也就是说,县尊大人是原告?

这……

他就说嘛,衙门年久失修,大冬天还飘着雪都能给点燃了。

徐长樱已经叫人去通知大祖父和他夫君王节义了,但……别看只是一个县令,他夫君都未必说得上话,因为是长安县令啊。

相当于北京市长了。

而且烧的是衙门后院,也确实有点……

如果是烧的民宅,使一笔钱也就解决了。

现在就要看长安县令怎么判了,要是判个意外事故就简单,要是判个挑衅朝廷威严,那就不好办了。

“经查实,孔明灯是你们所买,街上放灯目击者众,人证物证惧在,你们还有什么说的吗?”

徐长生翘着个小屁股,该不会要被打屁屁了吧?

长柏哥儿脸都白了,估计也是第一次上公堂。

“既然你们不做自辩,那么就画押,拖出去各打二十大板,罚银200两,限一个月内修葺好衙门后院。”崔之桐黑着脸道。

这……

连看热闹的几个平民百姓脸色都变了。

衙门的二十大板那可不是说笑的,这三人不过是两个孩子和一个女子,这二十板子下去,他们下半辈子恐怕都下不了床。

他们本是来看热闹的,觉得最多也就多罚些钱,训斥一顿。

毕竟是一只老鹰意外将灯笼撞落,并非故意烧了衙门后院。

再说,现在大雪,后院烧的地方也不多。

崔之桐有他自己的想法,他出生山东土族崔家,如今刚上任,如果不摆出点威仪来,倒让人小看了他们山东土族。

话音才落,外面就进来两人,喊道,“慢!”

来人正是大祖父徐文远和王节义。

王节义走上前,拱了拱手,“大人,可否看在拙荆等人乃是无心之过,从轻发落。”

这里是衙门公堂,公堂之上,审讯主官最大,哪怕丞相来了,也得称一声大人。

崔之桐一愣,这人是中府长史?

刚才气得很了,都没仔细看宗卷,又无意地翻了一下宗卷,果然是官宦家眷。

眉头上挑,不过是一个七品官而已,身后又没什么靠山,他是长安令,虽然也是七品,但长安令本就特殊,官大一级,加上他出自山东土族。

眼睛一动,正好不知道拿谁来烧他新上任的三把火,说道,“本官判案,难道还要你来教?”

王节义都愣住了,涉及官宦人家,一般都会再三思量,这人居然一点情面都不给。

“来人,还不将这三个挑衅朝廷,目无法纪的犯人拖下去重打。”

崔之桐一脸讥笑,区区一个中府长史,凭什么让自己给面子,他依据事实判案,连衙门都敢烧,难道不是挑衅朝廷?

大唐律面前,可没分妇女幼童。

衙役正要上前,这时又传来一声“慢!”

说话的是大祖父。

崔之桐脸色都不好了,“公堂之上,岂容你等放肆!”

大祖父拱拱手,“老夫徐文远。”

崔之桐一愣,徐文远,居然是他?

不过,那又如何,他已经不是国子监博士,当初闻名朝野的大儒,他现在说的话也没人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