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 章(第2/3页)

或许是因为他是新来的,又或者因为他长得嫩嫩的,又或者其他什么原因,一堆人开始围着他打转。

徐文远摸着胡子嘴上带笑,谁敢说这不是他们徐家的孩子,看相处得多融洽。

看了一会儿,这才道,“堵在门口干什么,叫每家每户都来领粮食。”

大祖父应该是徐家村的大家长,在古代,大家长的权利是非常大的,几乎能左右全族的决定。

全村一共有五百多户人家,领粮食的排起了好长的队伍。

这样子每家每户都在,徐长生这个二房家的孩子也被众人所知。

徐长生看了看牛车上的几袋子粮食,一家人也分不了多少吧?

大祖父拿着个小斗开始分发,“节约点吃,这冬天至少还得一个月才过去,这是我们村子里最后的一点钱购买的粮食了。”

粮食一共有两种,一种是小麦,一种是黄豆。

唐朝主要以面食和豆饭为主,当然也有稻米,只是当时的水稻产量很低,价格昂贵。

徐长生估摸着一家人也就分了一斤小麦和一斤黄豆。

一共两斤粮让一家子吃至少一个月?确定不会饿死人?徐长生有些疑惑。

分完粮食后,徐长生被大祖父带了回去,以大祖父的说法,以后就跟着他。

大伯娘一个劲的唆使大伯徐正,想要领养徐长生,却被大祖父拒绝了,理由是二房就这么一个苗子,大房领养的话,二房不就绝后了?

于是,徐长生分到了一个单独的茅草屋。

大祖父挺照顾他,茅草屋还有个院子,用树枝做成的栅栏围了起来,院子中还有一棵寒梅,正开着花,芳香扑鼻,这也是他对茅草屋最满意的地方。

将兔子养在院子里,大白是不肯呆院子的,徐长生进屋它就进屋。

徐长生换了一身衣服,越发的像徐家村的人了。

“长生,过来吃饭了。”

大伯娘喊道,大伯家就住他旁边。

“好勒!”徐长生答道。

大伯家除了他们夫妻,还有一个大女儿和一个小儿子,大女儿徐长樱已经嫁人,听说是长安城一家富贵人家,还算不错,小儿子徐长柏七八岁的样子,比他大不了多少。

徐长生看着桌子上他面前的一小碗豆子饭愣了又愣,这是粗粮吧?而且桌子上连个菜都没有。

徐长生又看了看其他人面前,竟然是一碗稀饭?米都没看到几颗。

他这还是被特殊照顾的结果?

难怪村里的人面黄肌瘦。

“长生,快吃饭,想什么勒?”大祖父徐文远说道。

大伯娘也笑道,“等冬天过了,我去山上采些野菜,这样桌子上也能有个像样的菜。”

大伯徐正也道,“现在每家每户也就两斤粮,这一个月恐怕很难熬,大家都省吃俭用一点。”

他没说的是,徐家村现在的情况比想象中更加严重,现在全村一片愁云惨淡,因为刚分到的两斤粮食是他们最后的口粮了,能不能撑过一个月都是问题,一但冬天延长,村子里很可能会饿死人,这种事情以前不是没有发生过。

他们能借钱的地方都借了,该想的办法也想了,但依然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

徐长生皱着小眉毛。

徐家村的人或许已经习惯了这样的生活,可他的现代生活就像还在昨天一样,小日子过得可丰富了,因为是孤儿,所以在吃方面特边贪嘴。

他怎么可能突然适应得了一个月两斤粮的生活?村子实在清苦得到了让人无法忍受的地步。

徐长生看着面前仅有的一小碗饭,心里又嘀咕了一句,无法忍受啊。

徐家村的人收留了他,给了他一个支点,他心存感激,看着碗里的豆子饭,他们吃没有几颗米的稀饭,却给他吃豆子饭,虽然他实在难以下咽,但这份纯朴感情他还是看在眼里的。

徐家村将是他在这个世界安身立命的根本,他对现在的身份,徐家二房子弟,也很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