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悠悠我思(第3/9页)



再说,赶走了锦绣,她能去哪里?难道还要回到百乐门,回到英少那里去?

石浩站在门口,左右为难地犹豫着,忽然之间,脑子里灵光一现!眼下这局面,这种情况,就只有一个人能帮上锦绣的忙。她那么圆滑聪明,八面玲珑,没有看不穿的人情,没有想不出的办法,只要她肯帮忙,或许事情还有那么一线转机。

傍晚,天色刚刚开始暗淡。

走廊里传来高跟鞋扣击地面的轻响,一个优美的身影出现在走廊的尽头。深紫织锦旗袍,一把波浪般的长发,矮矮地在颈后盘了一个松髻,她背着光,所以看不清楚脸孔,只觉得腰肢纤细,姿态宛若春水荡漾一般的柔美。

“锦绣。”她走到锦绣面前,低低叫她一声。

这声音无限动人,是殷明珠。

锦绣没有回答,也没有抬头,明珠不禁俯下身子,仔细地端量她两眼。一张惨白枯槁的脸,蓬乱的头发,肮脏的衣裳破烂不堪,仿佛还带着陈旧的血迹……她双手环抱着自己的肩膀,下巴搁在屈起的膝头上,似乎觉得冷,可是一双空洞的眼睛,只茫然地盯着地面。

这是荣锦绣?!

明珠不禁一惊!她初来上海那一天,虽然也狼狈寒酸,虽然也衣衫破旧,可是那时候她还是一个活生生秀丽动人的姑娘,更别提后来她在百乐门登台,那一舞多么的艳光四射。可是现在,看着她的脸,就连明??也情不自禁地打了个寒噤。

她现在已经根本不是原来那个荣锦绣。

石浩到她那里去找她出来帮忙的时候,她开始还再三推托,以为石浩不过是夸张;偏偏石浩那直性子的老粗,倔起来也是比谁都倔强。推不过,才来了,想不到一见锦绣的面,才知道石浩说的句句都是实话,半分都没有夸大,再不想办法,不知道会出什么事。

没错,她心底一直恨着荣家,这恨意那么强烈无处发泄,终于等来锦绣上门的那一天,统统尽情地发泄在她的身上。把锦绣赶出大门,她也一直告诉自己说,她殷明珠没有错,一切都是荣家的报应!可是日子一天一天过去,当日那情形就好像一根刺插在她的心上。锦绣临走时说过那句话,总是响在耳边:家里没人了,姐,哪怕你多看看我,以后记着我,我这一趟上海也不算白来了。

姐姐我想要大娘房里那个糯米核桃。姐姐为什么过年我们没有新衣裳穿。姐姐快带二娘出来晒太阳。姐姐我有一个婆婆饼,分给你一半。

那时她是大娘的眼中钉,每次无端端挨了打,关在屋子里罚跪,都是锦绣偷偷摸摸从厨房里偷东西给她吃。她记得那扇木门下面一个小洞,锦绣的小手就从那洞口伸过来,手心里那个纸包,有时候是一个馒头,有时候是一块点心。

她跟娘被赶出荣家那一天,木板车过了河,隐约听见有人喊,在风里回过头,看见锦绣小小的身子跌跌撞撞地沿着河边追了出来,扯着嗓子哭喊着叫她不要走。

那十几年前的一幕一幕,是她心上的伤疤,最隐秘的伤痕,一生一世不想再记起,可是十年之后锦绣找到了上海。所以那一天,她丝毫没有犹豫,当年,荣家怎么赶她走,十年后她就一样要把荣家的人赶出门外。

可是自那一天起,旧日的记忆总在心头打转。锦绣虽然姓荣,可是在那间冷酷的宅子里,她也一样孤单无依,所以才会被荣家抛弃,背井离乡,流落在陌生的街头;甚至就连明珠,也把跟荣家的恩怨一并都算在她的头上。

偏偏这傻瓜,那天在百乐门迎接法国使团的晚宴上,她还挺身而出,仗义直言,企图用她微不足道的力量,来保护明珠的尊严。那天她说的每句话,明珠站在帘外都听得清清楚楚,直到如今,还字字句句都记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