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波洛的案情分析(第4/8页)

“是的,千真万确!它们的问题和一幅画的问题一样——因为它们都是赝品!假装出自疯子——杀人狂之手,其实,根本不是那么回事。”

“这说不通!”富兰克林·克拉克重复道。

“但事实就是这样!人必须推理——思考。写这些信的目的是什么?将大众的目光汇聚到写信人身上,把大家的注意力引向谋杀案!事实上,乍一看确实说不通。后来,我明白了,是为了让大家把注意力集中在几件谋杀案上—— 一系列谋杀案上……你们伟大的莎士比亚不是说过‘不能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吗?”

我没有纠正波洛文学方面的记忆。我正在试图理解他的观点。我似乎看到了一丝光亮。他继续说道:

“你们在什么情况下最不注意一根针?针插在针垫上的时候!你们什么时候最不注意一起孤立的谋杀案?当它是一系列相关谋杀案中的一起的时候。

“我要对付的是一个足智多谋的凶手——他不计后果、胆大妄为,是个彻头彻尾的赌徒。他不是卡斯特先生!他绝不可能制造这些谋杀案!不,我要对付的人很不一样——他是个孩子气的男人——有仿佛出自小男生之手的信和列车时刻表为证—— 一个对女人富有吸引力的男人,一个无情地漠视生命的男人,他必定是其中一起谋杀案中的重要人物!

“你们考虑一下,当一个男人或女人被杀时,警方会问什么问题?时机。罪案发生时每个人都在哪里?动机。受害者死后获益的人是谁?如果动机和时机都很明显,那么,凶手会做些什么?伪造不在现场的证据——也就是说,以某种方式篡改时间。这么做很危险。于是,凶手想出了一个更加令人难以置信的方法来保护自己。创造一个杀人凶手!

“我现在只需回顾一下每起案件,找出可能有罪的那个人。安德沃尔案?最有可能的嫌疑人是弗朗兹·阿谢尔,但我无法想象阿谢尔先生能如此煞费苦心地创造并实施这样一个计划,我也想象不出他会策划一起有预谋的凶杀案。贝克斯希尔案?唐纳德·弗雷泽可能有嫌疑。他有头脑,有能力,思考方式有条不紊。但他杀死心上人的动机只有一个,那就是吃醋——吃醋并不会导致预谋杀人。我还了解到,八月初他去度假了,所以,他不太可能和彻斯顿案有任何关系。接下来是彻斯顿案——我们立即来到了一片有无限希望之地。

“卡迈克尔·克拉克爵士是个富豪。谁会继承他的遗产?他垂死的妻子有终身财产所有权,她去世后,这些财产将归卡迈克尔·克拉克爵士的弟弟富兰克林·克拉克所有。”

波洛慢慢转过身,直至目光与富兰克林·克拉克的目光相遇。

“到了这个时候,我心里就有谱了。那个我在内心深处认识了很长时间的人,正是我在生活中认识的一个人。ABC和富兰克林·克拉克是同一个人!胆大妄为爱冒险的性格,四处游荡的生活,在隐约嘲笑外国人时显露出来的对英国的偏爱。富有吸引力的轻松自在的态度——在咖啡馆搭上一个姑娘对他来说轻而易举。井井有条的、平面化的思维方式——有一天,他在这儿列了一个单子,在ABC的标题上打钩。最后,他的孩子气——克拉克夫人提到过这一点,从他读小说的品位上也体现出来了——我已经查清楚了,图书馆有一本伊迪丝·内斯比特写的书,书名就叫《铁路男孩》。我的头脑中不再有任何疑问,那个ABC,那个写信杀人的人,就是富兰克林·克拉克。”

克拉克突然纵声大笑起来。

“真有创意!那你怎么解释我们的朋友,那个被当场抓住的卡斯特?他衣服上的血迹是怎么回事?还有他藏在住处的那把刀?他也许否认自己犯了那些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