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第2/4页)

路过大堂值班台时,一名保安小声提醒她,这一期的电费与水费单都来了,在大堂旁边的信箱内。请她拿着去物业办公室交费。

“你们这里缴电费不是通过银行转账?”甘婧在武汉有一张专门用于缴费的存折,只要存折中的金额够,水电煤气费都会直接在存折上扣除。

“没有存折。这里是酒店式公寓,管理与一般物业不同。电费与水电费是由物业代收,也是方便业主和租客的一项服务。”

甘婧点点头表示知晓,从公寓信箱里取出水费和电费单据。仔细一看,吃了一惊。

电费单显示:本月电费为四百九十八元。

甘婧连忙回忆自己这一个月的用电情况。

由于处于失业状态,积蓄又不多,甘婧一开始就自觉减低了自己的用电标准,冰箱不用。空调只在临睡前开两个小时。热水器只在洗澡前半小时开启,平时断电。小电饭锅也只用于做饭,不煲汤。只有电视和电脑属于生活必需项目,要一直开着。

如果在武汉,这一点点用电量,最多三四十块钱的电费。这里却翻了不止十倍。

从未为钱操过心的甘婧竟然感到了一些要破产的不良感觉。

怎么这么贵呀。甘婧一边在心中反复研究着自己这一个月的用电量,一边心不甘情不愿地向小区的物业办公室走去。

因为酒店式公寓算是商业房产,使用的是商业用电标准。物业收费员见怪不怪地回答。

报上房间号,交了电费,想想电话费也快用完了,甘婧只好又拿出二百元钱,步行二十分钟到家乐福超市的电信专柜买了一张电话充值卡。

离开时,甘婧看了看人头涌动的“大食代”快餐,竟然对十八元一碗的大排面也产生了一些不良感觉。

武汉清晨的街头,一大碗热气腾腾、泛着芝麻酱、辣油和葱花儿香气的热干面,只要两块钱。在那里,吃面,是让你有力气去面对一天的生活,而不是去生存。

自己会不会在还没找到唐红果儿死亡真正原因之前,已经被高昂的生活成本压榨得只剩下吃口饭、睡个觉的力气?

这座城市,又有多少人的全部生活内容仅仅只剩下吃口饭、睡个觉这两个最最基本的生存需求呢?

甘婧看看左右,右侧一家美发沙龙的墙面镶着一面两人身高的大镜子。镜子里,密麻麻的人流似鬼影般川流不息。他们和唐红果儿一样,爱这个被张爱玲描摹得锈红碧绿灯光交织、小处世侩却大处豪气的城市。他们从四方八方向它飞奔而来,将自己的喜怒哀乐全部与它捆绑在一起。

可是浮华的灯光下,他们臃肿的身体上却支撑着一张张蜡黄的脸,那扑面而来的焦灼和不安,就流动在每一张脸上。

仔细看看,甘婧发现那种焦灼和不安在自己的脸上竟也清晰可见。

甘婧吓得了一跳,忙将目光收回,急步回家。

我只是名过客。我不要这种表情。我只想过每个月收入两千元钱,有房住、有饭吃,闲时看看小说,高兴时买买衣服,忙时不忘品品五峰毛尖的平淡日子。甘婧打开电视,让突然变坏的心情渐渐平复。

余下的几天,她没有再出门,只是窝在家里上网、看电视。由于长时间保持一个姿势在沙发上躺着,令她的颈椎僵硬无比,以致第一天上班的清早,她下楼梯时竟天旋地转差点跌倒。

晕晕乎乎出门、上公交、进纳士的小院,上电梯,又在人事主管艾米的办公室内足足等了一个小时,甘婧才被领到一个两平方米左右的格子间中。

稍后,一名负责行政的女孩走了过来,让甘婧填写了一张办公用品领用单,给她发放了笔记本电脑、员工手册、办公区门禁卡、水笔、办公簿、计算器、剪刀、回形针、文件夹、垃圾桶、纸巾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