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册 第三十二章 吾与尔篡(第4/6页)

菜肴几乎没有动过,高曜却已伏在桌上不动了。他的鬓角已经被袖口的花纹勾起了碎发,眉心微蹙,呼吸沉重。他的容貌继承了父亲的清秀和母亲的刚毅,眉眼酷似皇帝,直鼻方口,又像慎妃。他五六岁时,我偶尔也会坐在床榻前说故事,看他合目安睡,这才离去。如今的高曜,即使在睡梦中亦是咬牙切齿闭口不言的模样。无暇体味逝者如斯的感伤,因为我自己早就是这副模样了。

我一边看书一边饮茶,窗格子在光可鉴人的小几上印出几枝兰叶,越来越长。书翻到底,还不见他醒来,于是起身命人将菜拿下去热一遍。芸儿见高曜睡着了,忙从寝殿拣了一袭厚厚的大毛斗篷披在他身上。待酒菜重新热好,才见高曜身子一颤,醒了过来。他揉一揉面颊,含糊道:“还未说几句话,便睡过去了。让姐姐见笑。”又摸一摸执壶,笑道,“幸好酒还是热的,可暖一暖身子。”说罢又要斟酒。

我忙拦住他道:“殿下醉了,还是喝茶吧。”

高曜笑道:“才喝了这么几杯就醉得不省人事了。”

我倒了一杯热茶递给他:“殿下身子还没好,该少喝些。”

高曜捧着茶笑道:“难得姐姐来,便醉死也无妨。”

我收起掉落在他椅背上的斗篷,笑道:“殿下越大越口没遮拦了。”

每样菜只略动了些,便已半饱。提起那日遇刺之事,高曜关切道:“孤听闻父皇已经命施大人调查此事。施大人断案如神,闻名遐迩,难道他也没查出什么端倪么?”

我摇头,叉着银箸道:“几乎没有。”

高曜道:“那姐姐心中可有头绪?”

我又摇头:“毫无头绪。”

忽觉手一空,原来高曜已抽去了我手中的银箸。银箸击落在青瓷小碟上,清越如钟鸣。心一沉,只听高曜道:“孤不信。”

我拿回银箸,慢慢在茶水中搅着,碧螺春的香气在酒菜的气味中显得曲折而孤僻。我垂眸散漫一笑:“那个刺客大约和陆府有些干系,但没有明确的证据……”

高曜微微冷笑:“难道朝中就没有一两个酷吏么?”

酷吏?施哲在御史台任职,素以仁义明断著称,从不威逼用刑。刑部郑新执掌刑狱多年,亦不闻酷虐之事。李瑞之所以被提拔为掖庭令,是因为他勤勉能干,待下宽和。从前皇后监国的时候,倒肯用乔致这样的酷吏,也终因不合时宜自行辞官。他是仁君,何曾容得下酷吏?他的仁是“夫子之文章,可得而闻也”,他的酷是“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128]。

我笑道:“殿下果然是醉了。圣天子以仁德治天下,本朝何来酷吏?即便有,又何至于为了一个小小的后宫女官就刑讯后族功臣?朝野内外多少眼睛看着,何苦惹人非议?”

高曜一哂:“不错,父皇是明君。”

我笑道:“若非陛下仁慈,玉机和芳馨、绿萼恐怕早就被掖庭狱的酷刑折磨好几回了,哪里还有命和殿下在此饮酒畅谈?”

高曜道:“如此说来,竟查不下去了么?”

我澹然道:“查不查得出,本来就不要紧。要紧的是,以后不再有人行刺便好。好在明晰旧因和杜绝来日,不是一回事。”

高曜笑道:“正是。虽没有证据,但只要父皇认定,稍一敲打,陆府便不敢再行动。这叫‘敬天之威,不敢驱驰’[129]。”

我颔首道:“那我便是‘假天之威’。‘有鸟有鸟群纸鸢,因风假势童子牵’,希望永远没有‘愁尔一朝还到地,落在深泥谁复怜’的一日。”[130]

高曜一怔,忙道:“是孤失言。然姐姐吐此颓语,该自罚一杯。”

我也不与他争辩,端起茶仰头喝了个饱。这样一来,竟也有些借酒浇愁的意味了。高曜道:“自打姐姐去了掖庭狱,孤虽担心,却不甚怕。不知为何,孤总觉得姐姐一定会出来。但听闻姐姐在景灵宫遇刺,明知无恙,却怕得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