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册 第二十一章 毋望之人(第4/6页)

我一笑:“傻妹妹,你吃不下,旁人胃口却好。何必苦了自己?”

紫菡奇道:“姑娘也知道了?”

我更奇:“昨天史姑娘被册封为颖嫔的时候,我就在皇后宫里看着。就算昨夜不知,今天也尽知了。”

紫菡懊恼道:“不是颖嫔娘娘的事情。是——”说着纨扇急摇,两鬓碎发飘如春絮,“是邢姑娘的事情。”

我诧异道:“邢姑娘,哪位邢姑娘?”

紫菡道:“禁军统领邢大人的小姐邢茜仪姑娘,从前常来宫中陪伴太后练剑的那位。陛下今天午后亲自拟旨,命李公公去了邢府宣旨,册封邢姑娘为——什么嫔,择吉日入宫。那个字我也不认得,只听陛下说叫玉嫔。”

“玉嫔?”

紫菡道:“是上日下立的那个字。”

我微笑道:“原来是昱嫔。昱,乃是光明灿烂之意。这个封号好。她是如何被册封的?”

紫菡道:“姑娘知道的,自从周贵妃走后,陛下甚是恼怒,再也没有踏入遇乔宫一步。今天不知怎的,去了一趟遇乔宫,在周贵妃的屋子里坐了一会儿。一出来便遇见邢姑娘从偏殿出来,手里拿着一把周贵妃用过的长剑。邢姑娘没看见陛下,陛下也不叫惊了她。她拿着长剑在院子里舞了一回,陛下这就看住了,眼圈儿都红了。回宫就下了圣旨。”

我叹道:“邢姑娘是周贵妃的入门弟子,论武功,自然是十足十的一模一样,论气韵,也有几分相像。陛下既然肯去遇乔宫缅思贵妃,想来是真的放下了。遇见邢姑娘这样神似贵妃的人,怎能不动心?”我忽然想起一事来,“去年春天的时候,陛下便见过邢姑娘在太后宫中舞剑,还颇问了两句。”

只见紫菡愁容满面,神思恍惚,似是没有听见我的话。我知道,皇帝连封了两位嫔妃,她心里不自在。然而,我也不知道该如何安慰她。良久,她忽然怔怔地落下泪来:“姑娘,奴婢要是能有一个孩子该有多好。哪怕余生不得恩宠,奴婢也心满意足了。”

我只得道:“你还年轻,总会有孩子的。况且,昨天刚封了颖嫔,今天仍旧叫你服侍,可见还是将你放在心上的。”

紫菡道:“听说颖嫔娘娘又美丽又聪明,皇上皇后都喜爱得很,奴婢如何比得。”我听她一味地说丧气话,便只笑笑,命人将饭菜都收了下去。紫菡发了一会儿呆,忽然问道:“姑娘,为何陛下随口便册封了颖嫔,而今日册封昱嫔却如此郑重,还亲自拟旨,命李公公去邢府宣旨?是因为昱嫔娘娘的出身高贵么?”

我颔首道:“想必是。”

紫菡想了想,沉吟道:“昱嫔娘娘定然更得圣宠。”

我心念一动,轻叹道:“神似,不过是‘毋望之福’,又或是‘毋望之祸’[50]。”

紫菡道:“姑娘又念奴婢听不懂的话了。”

我柔声道:“在这宫里,谁也不会永远得意。你不会,颖嫔不会,昱嫔不会,皇后也不会。”

紫菡道:“奴婢总觉得,若周贵妃在宫里,是一定会的。”

我一笑,“可是她已经走了。”

紫菡好奇道:“贵妃为何要走?”

我不答,只是用银签扎了一片蜜桃递于她:“人生苦短,你青春正好,多思无益。”

皇帝连封了两位位分颇高的嫔妃,阖宫哗然。然而这不过是钱塘春潮,轰然而过,便归于寂静。咸平十四年八月二十二日,昱嫔邢茜仪入宫,赐居永和宫东配殿欣然殿。

八月二十三日一早,听闻皇后微恙,于是前去侍疾。在椒房殿等候时,遇见前来问安的昱嫔。只见她身着茜色华衣,却不饰珠玉,只簪了一朵淡粉色木芙蓉,既艳丽又清雅。彼此见过礼,便相对而坐。

四年前在粲英宫,她用周贵妃所赐的蝉翼剑指住我的眉心。直到今天,只要一见她,我便觉得那阴森森的剑气还笼罩在我的眉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