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册 第四十六章 可不可问(第3/14页)

紫菡笑道:“姑娘还没回来,奴婢不敢歇息。奴婢还有事要禀告姑娘。”说罢递上一盏温水。

我笑道:“什么事情不能等到明天?”

紫菡道:“若是平常的事情,奴婢自不敢深夜搅扰姑娘。可是这件事情人命关天,奴婢受人重托,不敢不早早禀报。”

我心中已经猜到几分:“说罢。”

紫菡道:“姑娘走后,奴婢趁着傍晚凉爽,才去给徐大人送珠花。谁知还没进屋子,就听见徐大人在哭。奴婢也不好问,只想着将珠花交给她的丫头便走。谁知徐大人听说珠花是大人送的,便遣丫头叫了奴婢进去。原来徐大人的父亲被关起来了,徐大人求姑娘想个办法搭救。奴婢想,徐大人心急,说不定明日一早就要来,今晚若不说,便来不及了。”

我叹道:“知道了。”

紫菡察言观色,说道:“姑娘是不是早就知道了?”

我摘下珠花,疲惫道:“也是才听人说的。且容我好好想想。”

第二天清晨,我嘱咐了一番紫菡,便去了书厫,午后方带了绿萼去霁清轩看望嘉芑。封若水和苏燕燕带着义阳公主和平阳公主上学去了,青阳公主年纪小,午后不必上学。因此霁清轩中只剩了嘉芑一人。

庭院中种了一株碗口粗的桃树,绿叶成荫。树下一只雪白的鹦鹉在东张西望,见了我吱喳叫了一声。廊下的小丫头正在打盹,闻声连忙起身迎接。我问道:“你们姑娘在做什么?”

小丫头面露难色:“姑娘送公主殿下回玉华殿,回来就一直哭,饭也没好好吃。大人来得正好,快进去瞧瞧吧。”说着打起竹帘。

室中幽凉,明纱坠地。嘉芑侧身坐在后面哭泣,瘦弱的身形微微颤抖。我示意绿萼出去,独自掀起纱幕唤道:“嘉芑妹妹。”

嘉芑霍地站起,嘤的一声扑入我的怀中,泣道:“姐姐怎么才来看我!”

我轻轻抚着嘉芑的柔发,轻声道:“别哭了。”

嘉芑站直身子,盈盈行礼道:“下官徐嘉芑拜见朱大人。”

我忙扶起她道:“妹妹今天见到皇后娘娘了么?”

嘉芑拿帕子拭泪:“本想趁着送公主回玉华殿的工夫,再求一求娘娘。谁知史姑娘在跟前,不好说的。姐姐,我父亲真的是冤枉的。日常他常在家中与我说,当今是明君,绝不会由着北虏寇虐、百姓受苦,他怎会找言官上那样的奏折呢……”说罢啜泣不已。

她的丝帕已经湿透,我只好塞了自己的给她。我也不接她话,只问道:“你可听见皇后娘娘和史姑娘说了什么?”

嘉芑一愣,迟疑道:“这……”

我知道她年少胆小,不敢随意透露玉华殿的言语动静,于是微笑道:“妹妹只管说,别怕。”她垂头半晌,方道:“我坐在那里,焦急万分,可是史姑娘还在和娘娘说些无关紧要的事情,我一句也说不上。倘若贵妃在的话,我还能去恳求她,可如今——”

我欠身坐在嘉芑的对面,只见她容貌虽是清秀,却不算甚美。只是眉头紧锁的模样,当真像极了嘉秬。嘉秬出事的时候,也是这般年纪。咸平十年四月十五日,明明是个晴好的天气,暗藏的死亡气息却冰冷如铁、锋利如刃。我叹息道:“即使贵妃娘娘在宫里,也不能干预政事。”

嘉芑一听更是绝望,凄然道:“姐姐,我该怎么办?”

我只是追问:“皇后娘娘和史姑娘说了什么?”

嘉芑愕然:“娘娘和史姑娘说什么,当真很要紧么?”

我又问:“究竟说了什么?”

嘉芑努力思索了好一会儿,方道:“史姑娘在和皇后娘娘看一幅画儿,说她昨天午后从玉华殿出来,看见屋脊上停了两只五彩神羽的大鸟儿,只一会儿便飞走了,只得回去画了像,请皇后娘娘品评。皇后娘娘大赞那鸟儿美丽吉祥,却不知叫什么名字,说是午后会见群臣的时候让大家都瞧瞧。我不便多坐,后面又说了什么,我却不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