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册 第二十八章 王道荡荡(第3/5页)

启春失笑:“君子远庖厨,苏妹妹毕竟一片真心,不然也不会亲自下厨。”

我又道:“二是门楼上的篆字。听闻苏大人数月前才官复原职,想必重新篆刻了门楼上的字。‘时然后言’,自是用以提点自己身为言官,当出言谨慎,不可因不合时宜再次丢官。这四个字书法虽好,但石料普通,手艺也不济。石上多斫痕不说,打磨得也不够顺滑。想必是石场的学徒所做的,工价自然便宜。门楼乃是官邸的脸面,尚且如此潦草,想必这位苏大人真的是囊中羞涩。”

启春笑道:“你看得倒仔细!我便没有仔细查看那门楼上的篆字。”

我微笑道:“看这梅花未竟斧斫,便知苏大人爱好天然。整日莳花弄草,新年也不拜客,见了宫中的女官,也不好攀谈,想必平日不爱与人交接。这样的官,想不清贫也难。”启春抚掌而笑,一面走上前来,将我上上下下打量一回。

我笑道:“姐姐这是做什么?”

启春拉起我的手道:“我要看看你这个人是什么做的,为什么眼光这样毒。你若是个男儿,在官场上必是无往不胜。”

我不禁红了脸道:“姐姐再这样,我可不敢再说了。不知姐姐有何高见?”

启春道:“据说言官之间,也分党团。虽然是个清水衙门,可是一支秃笔,动辄明主、忠臣,能活人,亦能杀人。虽然俸禄有限,但只要沾上朝争,也不至于过这样清苦的日子。”

我抿嘴笑道:“那叫‘明主不恶切谏以博观,忠臣不避重诛以直谏,是故事无遗策而功流万世’[69]。”

启春笑道:“是是是,也只有妹妹才能记住这样的大话。”

我笑道:“岂不闻‘无偏无党,王道荡荡’[70]。苏大人当得此誉。”

我和启春说笑赏梅,眼见太阳越爬越高,却始终不见采薇来。启春道:“难道这个懒丫头忘记了不成?”说罢叫了一个丫头过来,吩咐她叫个小厮坐车去理国公府打听。直到酒菜都齐备了,那小丫头才来回话,说是采薇家中有要事,不能来了。

启春道:“采薇越发不成体统了,家中有事也不叫个人来说一声,害咱们白等。”

苏燕燕道:“谢姑娘也许一时忙乱,启姐姐别怪她。”

那小丫头从袖中掏出一只锦袋来,双手呈上:“谢小姐只吩咐将这个送给小姐。谢小姐说,很对不住三位姑娘,改日一定设宴补上。”

启春笑吟吟地接了过来。但见锦袋上绣着几片血红的枫叶,里面是一只小剑套。黑色的缎子上用金银丝绣着几片云朵,围绕着一只蓝白色大鸟。祥云为翼,金光做尾,颇有变化万千的气象。近观针法细致,绣得纤毛毕现,栩栩如生。众人传看一阵。启春笑道:“采薇越发懒了,那鲲鹏时鱼时鸟,她只绣了一只大鸟便交差了。改日定要好好罚她。”

苏燕燕道:“谢小姐的刺绣功夫果然了得,小妹虽也是自幼学女红,但要绣得这样好,却是不能。”

红芯在我身后道:“早就听说谢小姐的刺绣功夫比宫里的绣娘强多了,不知启姑娘肯不肯赏给奴婢也见识一下?”

我笑道:“红芯是我宫里绣工最好的丫头,凡是绣品她定是要看的。”

启春笑道:“红芯姑娘好生看看,若能挑出毛病来,正好还给她重新绣!”

红芯接过剑袋,细细看了起来,不一会儿道:“这针法果是细密别致,只是奴婢瞧着十分眼熟,似是在哪里看见过。”

启春笑道:“这可奇了,采薇的绣品轻易不赠与别人,不知红芯姑娘在哪里见过?”

红芯想了想,摇头道:“仿佛常常见到,奴婢也记不真切了。”

我忙命红芯拿出我在宫中所绘的画像送给启春,大家细赏一番,都赞不绝口。席上的菜品并不名贵,却也别致,当下众人饮酒行令,兴尽而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