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册 第十六章 斩错谢吴(第2/5页)

芳馨笑道:“嬷嬷省些口舌,留着力气到内阜院去多讨些银子要紧!”又道,“如今是皇后开恩放嬷嬷回家去与夫君孩儿团聚,是天大的好事,嬷嬷哭什么呢?”

我走出灵修殿,亲自将绿萼早就封好的银子递给王氏身边的小丫头。她在见到我的一刹那,嚅动的口舌顿时僵卧不动,院中清净下来。我扶了扶红宝石蝴蝶簪,说道:“嬷嬷今日荣归故里,玉机真心替嬷嬷高兴。愿嬷嬷身子康健,万事顺遂。些些饯礼,不成敬意。”

乳母李氏早便让人收拾了王氏的物事,堆在院中了。王氏虽然一再求见皇后,但皇后只是狠心不见。日落时分,她终于无可奈何地捧着内阜院赏下来的二百两白银,被众多内官丫头送出宫去。临走之前,芳馨还扣下了十两银子作为如意馆裱褙所需。

王氏大闹长宁宫时,高曜早被皇后诏去了守坤宫。回来见王氏不见了,颇为奇怪,李氏便说王氏思念家人,皇后开恩赐她出宫了。高曜愀然不乐。晚膳后,李氏带着高曜来灵修殿写字。有芸儿和众多小丫头小内监陪他说话写字,他便渐渐淡忘晚膳前的不快。

晚间高曜睡了,乳母李氏带着芸儿过来,两人纳头便拜。李氏感激道:“自大人入宫始,奴婢便知道王氏总有一日会出宫去。不想却来得这样快。”

这话倒也全非虚言,不然李氏也不会在迁入长宁宫的当日将侄女托庇在我的膝下。哪怕她作两端之想,这份眼界和胆量亦令人称道。我忙扶起她二人:“嬷嬷一向谨慎自持,自然能留在宫中。何况若非芸儿报信,只怕这会儿出宫的——是我。”

李氏忙道:“皇后英明,大人福泽深厚,奴婢姑侄不过顺势而为。”说着看了一眼我发髻上的红宝石蝴蝶簪子,“大人乃是君子。王氏那样得罪大人,大人不但没让她受一点皮肉之苦,还让厚赐她,让她领赏出宫。这份仁心,无人可比。从此在这长宁宫里,奴婢全听大人吩咐。”

我见她认定是我说动了皇后赶走王氏,也便不再多说。

四月二十二日晨省时,陆贵妃终于来了,此时离嘉秬辞世,已足足七日。她身着藕色珍珠地茶花纹亮纱长衣,挽着呙堕髻,只以珠花为饰。容光焕发,更胜往日。

众人坐定。皇后向陆贵妃微笑道:“多日不见陆妹妹,妹妹的精神益发地好了,竟不像是生过一场大病的人。”

陆贵妃欠身道:“赖天恩庇佑,又得娘娘关怀,臣妾的病自是好得快。”

皇后道:“本宫记得妹妹当在宫门口跪足十日——”说着端起白瓷茶盏,轻轻吹散茶沫,啜了一口,忽蹙眉道,“本宫早说过,早膳前不宜饮浓茶,今天茶房是谁当差?革她一月的用度!”

惠仙忙躬身接过茶盏:“是奴婢的疏忽,今晨奴婢睡过了。恰巧茶房新来了两个宫人,奴婢没来得及去叮嘱一声,因此才浓了些。”

皇后冷冷道:“你是管茶房的?那桂旗与桂枝又是做什么的?既然她们没交代清楚,便连她二人的用度也一并革去。”

惠仙道:“娘娘,桂旗和桂枝一向当差谨慎,这样要紧的事情,她们怎会不交代清楚?想是宫人新来,未掌握好分寸,还请娘娘宽恕这一次。若明天还不好,再一并罚过不迟。”

我暗暗点头。只见惠仙身着天青色方胜绫纱半袖,换着高髻,簪着两支雪青堆纱宫花,与寻常的执事宫女一般打扮,并无半分出格。想起前晚她拿着画像在皇后面前凑趣,何尝不是在为我说话?皇后身边的第一人,难得竟如此敦厚。

只听皇后道:“也罢,就依你。”又向陆贵妃道,“陆妹妹还剩着几日,也免了吧。若跪出旧病来,就不好了。”陆贵妃忙谢恩。

皇后道:“还有一事,徐女史过身也有一阵子了。陆妹妹宫里还少着一位女官,本宫看御史中丞车回的小女儿车舜英就很好。前些日子随她母亲顺义君进宫请安,十分安静懂事。本宫已和她母亲说了,让她到你宫里做个女巡。不知妹妹可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