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齿胄(第2/3页)

聪明不可怕,可怕的是即拥有学神的天赋又拥有学神的勤奋,当对方比你聪明学习快还比你努力勤奋的时候,你拿什么比得过他?

他们甚至都知道,晋王两岁开始读书练字,四岁的时候读完了紫宸殿所有的书籍,并且开始悬腕练字。别说小学的课本,连中高级教育的弘文馆和崇文馆,无论是主修的《孝经》和《论语》还是选修的《左传》、《礼记》等书籍,都是人家五岁之前自学学完的。

有好事者,还将弘文馆的考试试卷拿了过来,看着这个脸蛋秀美的六岁小娃娃写着一手相当漂亮的小篆体,然后在知道不能用小篆体之后,又改成秀气整洁的楷书。

想从弘文馆毕业,考试的内容也是有所规定的,为大经一,小经一,或中经二,或《史记》、《前后汉书》、《三国志》各一,或时务策五道。经史皆试策十道,经通六,史及时务通三,背帖《孝经》、《论语》共十条,通六条的为及格。

然而,安泽一一天两张试卷,考完了所有的考试,写完了包括策论在内所有的试卷,更惊掉大牙的是,他全部通过。

众老师:……

能够通过小学考试,我们可以说你聪明,但是连弘文馆考试都成功通过,连策论都写的那么好,这不科学!

李隆基:……

李隆基默默地看天,他能说,从安泽一小时候练字开始,他有时候就会随手把批完的、字体好看的奏折放在儿子旁边拿去让他临摹练字吗?

Emmmmm想来,以自己家小孩儿妖孽级别的脑瓜,他估计早就在那个时候自己把策论的格式写法琢磨透了。

没错,真相就是这么简单。

安泽一:从小到大没事就可以拿到那些全国文科状元们的优秀范文来分析,这就和那句“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诌”的道理是一样的。

在现代看优秀作文选,在古代看优秀奏折文章。

嗯,没毛病。

而对于李隆基来说,自己儿子是一个学神体质,这本来就不是什么秘密。他甚至很清楚,其他孩子学习的是技巧,是文章,而安泽一学习的,则是规律和技巧。所以,这也就是为什么其他孩子学习理解慢,而他就可以知一通百,达到了通晓。

就是感觉自己其他儿子,有点逊有点丢脸啊。

连六岁的弟弟都比不过,情何以堪?

尤其是今年13岁还没有从小学毕业的太子李瑛,情何以堪?

包括太子在内其他儿子:父皇让我们与一个带馅重生货做比较儿臣做不到啊!

儿臣真的,真的做不到啊!

所以,现在的安泽一,处于一个极其微妙的时间段,而这种微妙,随着他一天天的呆在弘文馆里面将自己没有看过的书看完,随着他问向弘文馆大儒们的问题越来越刁钻深刻回答难度越来越大的时候,这种微妙气氛也越来越强烈。

按照惯例,皇子在离开弘文馆的时候,应该是他们长大成人,娶妻生子搬出皇宫另立府邸的时候,在师父的辅助和教育下继续进行学习。“傅一人,从三品,掌辅正过失”,“友一人,从五品下,掌侍游处,规讽道义”,“侍读,无定员”,“文学一人,从六品上,掌校典籍,侍从文章”。

但是问题是,现在的晋王,是一个还不到七岁的豆丁啊!

没错,安泽一不到一年的时间,成功的将弘文馆和崇文馆的书都看完了。

但是现在,一没成年二没大婚的他,也不能出阁不能上朝啊!

其实,关于这些,安泽一是自己有自己的思量的。

这个时候,十王宅正在修建,在历史上,庆、忠、棣、鄂、荣、光、仪、颍、永、延、盛、济等王全部居住到里面,实际上有十多位王子,之所以叫“十王宅”,是取了一个整数。这样王爷们确实能朝夕相处,增进兄弟感情,不过也失去了自由,还杜绝皇室子嗣参与政治,禁止诸王与群臣交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