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9章(第2/3页)

接完旨正好蹭周王府一顿宴席,省得大伙儿从街这头挪到那头,颁完旨再挪回来了。

他亲自过府去叫了宋时,马同知、苑通判等人过来蹭了一趟圣旨,待他接旨后起了身,便都恭喜他升迁。宋时这一升可是连升两级,职权也比别的守道参议高,可谓圣宠非常,值得他们汉中府夸耀一阵子了。

只不知道新任的知府是哪位,可也跟着使团过来了,还是别从任上过来?

不光宋大人迫不及待要跟着新任招抚使桓大人去陕北巡视一番,底下的佐贰官、首领官也想预知一下下任府尊的身份、家乡,好安排迎奉新上官哪。

孙员外抚着香案,避着宋大人的眼神道:“两位大人需知,这汉中是周王殿下所在,又是钱粮军械交通的冲要,还建着工业园、经济学院,不是深通理学、实务、忠勤慎惕的人才,不敢轻易调来接替宋大人。”

如今吏部还在各地实务官里精挑细选,什么时候选出合适的人才一定会尽快送来,所以……来新人之前,宋大人这知府的差使也交不得,还得先兼任一阵子。

宋大人明白了。

宋大人心态良好地接受了。

宋大人自己做领导时,给员工加工作顶多就给涨涨薪水,加加提成,升职都是很少升职的。如今朝廷给他一升升了两级,俸禄也加了两级,那职务范围再扩大一点又有什么问题呢?

没问题。不就是加班吗,这个他熟啊!

再者,之前桓小师兄帮着周王操持的东西,他也是看过的,无非是军械质量检验,各地钱粮的会计、审计一套活。他之前只是懒得动这脑子,有什么事爱推给小师兄,非要自己做也没什么不能做的。

实在不行还可以从学校里招两个数学好的学生做师爷。这些年不用师爷,是因为充分榨出了下属的主观能动性,如今下属分担不了的,就寻个钱粮师爷来帮他精算,顺便又能给学校解决一个两个就业岗位了。

他只有一个问题——兼任知府这段日子可以暂离任上,到别处巡查么?

这个暂离任上是为什么要暂离,到别处巡查是到哪处巡查,自是不问可知。孙员外忍不住袖掩轻咳两声,应道:“大人既是从四品参议,自当以督察各府钱粮军务为先。”

不过他这只是个建议,还得听周王殿下与桓大人安排,毕竟:“下官只是个从五品礼部员外郎,如何知晓地方政事?”

他理直气壮地将这问题扔了回去,与使团中几位通译、指挥使安安生生地吃着王府的佳肴,静等上官们收拾出出使该用的东西。

礼部、户部列了清单,库里已有的他们都放在车里带来了,粮谷、军械之类得向周王现在要。桓凌这个做使节的已经主动去库里挑东西,宋时将府里诸官和南郑县令叫来开了工作安排会议,自己抽出身来,也跟着他一起收拾。

周王看他们别离在即,却都顶着一身公务,连点说私房话的时间都没有,心疼二人,把自己府里两位长史派来帮忙。

有两位长史带着典簿帮他们干活,两位新升职的大人终于得了空闲,回到桓佥宪的衙门,一面收拾行装一面说话。

去招抚诸部其实也存着极大的危险,宋时心里担忧,又怕立flag,不敢说出来,只在自己胸中纠结,开玩笑地说:“幸亏咱们俩没孩子,不然两人都要出差,孩子天天看不见爹,肯定成长不好。”

咳,他们俩都是男子,哪儿来的孩子……

桓凌下意识往宋时肚子上瞟了一眼,却不敢多看,怕他看出来要生气。他连忙收了眼神,却还忍不住调笑子一句:“你我若有一个是女子,此番上任也该是夫唱妇随,还怕孩子见不着爹?”

说着又想起他们俩确实是有孩子的,只是还都在亲生父母膝下养着,没正式过继到他们膝下。他自以为猜到了宋时的意思,又道:“孩子还是跟着亲爹娘好。不提咱们俩都是男子,无暇照管他们的事,就是没这么多差使,我也不愿添个小人儿在你我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