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衣锦还乡(第2/2页)

加祥县近百名公安干警列阵迎接包斩,案情重大,性质恶劣,“人体蜈蚣”最新案情进展显示,四名高中女生失踪,至今下落不明,警方非常重视此案。包斩享誉中国警界,既无愧为包公后裔,又是齐鲁大地的骄傲!他回到自己的家乡协助侦破,当地公安干警热烈欢迎。

包斩在誓师大会上表达了必破此案的决心,他举起右拳,带领公安干警宣誓道:

国旗在上,警察的一言一行,决不玷污金色的盾牌。

宪法在上,警察的一思一念,决不触犯法律的尊严。

人民在上,警察的一生一世,决不辜负人民的期望。

我面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和国徽宣誓:

为了国家的昌盛,为了人民的安宁,中国警察,与各种犯罪活动进行永无休止的斗争,直至流尽最后一滴血。为了神圣的使命,为了牺牲的战友,我能做一名警察,我能站在这里,是我一生的荣耀!

寒暄过后已是黄昏,县公安局在加祥大酒店举行了欢迎晚宴。

山东素有“孔孟之乡、礼仪之邦”的美誉,山东人好喝酒,酒桌上的规矩和礼节也非常多。入座时,脸正对门口的是主陪,对面的即是副陪。这两人酒量必须要好,起码能喝一斤以上白酒,他们负责劝酒和招待客人。酒席上最为尊贵的客人要坐在主陪右手边。

包斩一番谦让,还是坐了主宾的位置。

县公安局郝局长主陪,包斩老家村里的包支书坐了副陪,入座的还有加祥一中的陈校长、包斩实习时的派出所杜所长,以及县委的一些领导和县电视台的女主持人。

山东人喝酒颇有梁山好汉之遗风,如今虽然不用大碗喝酒了,但小酒盅也是不用的。济宁地区流行的是三两三的高脚玻璃杯,一斤白酒正好倒满三杯。重大场合,无论男女,第一杯酒是必须要喝的,不喝即是不尊重。

第一杯酒,郝局长先是来个开场白,举杯说道:“今天,咱们是家宴,不谈案子,不谈工作,在座的都是家乡父老,我们对包斩致以热烈欢迎,欢迎回家。”

一番客套后,开始敬酒,喝酒规矩一般分六次干杯。

包斩酒量不好,硬着头皮应酬,酒令如军令,这时候谦虚推让根本没有什么作用,山东人的喝酒方式就是必须要让尊贵的客人喝醉。

包斩吃了几口菜,其他人纷纷劝酒,劝酒的方式一般非常直白:“你要瞧得起俺,你就喝了。”包斩年龄最小,每次碰杯都要低下一点,这也代表酒桌上对长辈的礼貌。几杯落肚,醉眼蒙眬,郝局长看出包斩有些醉意,不能再喝了,叫来服务员下了碗菠菜鸡蛋面。

山东风俗,出门的饺子回家的面。

送家人朋友出门远行的时候,要吃饺子,寓意路上平安再次团圆。家人朋友从外地回来的时候,要吃面条,面条类似绳子的意思,把那颗牵绊流浪的心收回来,不要忘记这里就是自己的家。

包斩吃了几口面,说要上个厕所,踉跄着走出门,抬头看到那璀璨星空,恍惚之间,多少往事涌上心头,只觉得天旋地转,醉倒在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