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 后戚之重(第3/3页)

“好!”平阳公主兴致勃勃地掂了掂马鞭,笑道,“这事办成了,人人有赏!孤绝不食言!曹仁、曹忠!”

“臣在!”两名侯府侍卫忙在马上躬身。

“你们跟着如意,速去太后的长乐宫,悄悄和太后的侍女们说,那人马上就要进宫,叫一应闲人都离开后殿,只留八名贴身侍女,扶着太后,以防太后过度动情,昏厥过去,再叫太医也来长乐宫侍候。”平阳公主细致地考虑着,“曹义、曹德!”

“臣在!”另外两名侍卫提马上前。

“你们分别拿孤的手帖,去见南宫公主和隆虑公主,叫她们两个人只带贴身侍婢,先到长乐宫去见太后!”

南宫公主和隆虑公主也是王太后的女儿,她们分别是二十二岁和二十一岁,去年刚刚下嫁给两位青年侯爷。

“卫青!”平阳公主的脸上,满是兴奋之色。

“臣在!”

“扶我上马,咱们这就去大成巷!”

“是!”卫青当着黄门令和两名侍卫,竟然一伸手将平阳公主的双腿抱起来,扶至马背之上。

平阳公主没有看见这些侍卫诧异的目光,她斜坐在马背上,探手至马前的锦囊,取出了一只半旧的赭色木匣。

雕满连环图案的旧木匣上,挂着一只簧心已经损坏的小锁。

平阳公主用长长的小指甲轻轻弹开,里面是一副小小的银项圈,一只幼儿套用的银手镯,和一只柔软的红色绸缎荷包。

她轻轻打开那半旧的荷包,看着里面那一缕细细软软的婴儿胎发,又拾起那把银项圈,看了看项圈上镌刻的文字:

富贵昌,宜官堂。

意气阳,宜兄弟。

长相思,毋相忘。

爵禄尊,寿万年。

下垂的桃心银饰片上,刻着三个笔画拙劣的秦篆小字:“金帐钩”。

令皇太后多年来常常暗自落泪的,就是这银项圈的主人。

“走吧!”平阳公主一挥马鞭,闪电一般地奔了出去,“今天,孤要和皇上一起做这件大事,惊动长安城所有的宗室和亲贵!”

灞河边,春风温暖地拂过,无数灞柳的枝条飞扬起来,如丝带,如玉绦,如春雨,如晚烟。柳絮飞扬,令平阳公主想起那年的关中大雪。

在这如烟的深绿柳色中,灞桥显得近在眼前,长安城门,也已遥遥在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