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大好姻缘(第2/4页)

在这种懊恼中,她只能勉强笑道:“大长公主说得是,栗姬这些年傲慢要强,的确是谁都不放在她眼里。……也难怪,人家马上就要封为皇后了。”

“她能封为皇后?”馆陶长公主伸出手挥了挥,屏开了殿下的众人,连声怪笑道,“趁早别做那白日梦。”

王夫人不禁怔了一怔。馆陶长公主与栗姬虽然相处不是十分融洽,但馆陶长公主见栗姬有封后之望,对栗姬倒也巴结客气,背后从来没有这样诋毁过她。

今天,馆陶长公主竟然会如此当众大发雷霆,想来二人结的梁子必定不小。

头脑简单的王夫人,想不清楚这其中的因果,也不想过于非议栗姬,遂笑着转移了话题:“阿娇呢?今天怎么没带入宫中来?莫不是做了太子妃后,怕见了翁姑害羞?”

十一岁的陈阿娇,是馆陶长公主的独生女儿,和她母亲一样性格傲慢,但相貌却比母亲美丽娇艳。

她从小就深得宫廷众人的宠爱。上至皇太后和刘启,下至宫中贵妃和侍女们,有的出于真心喜爱,有的出于巴结馆陶长公主的目的,都不住口地夸赞阿娇美若天仙、温柔贤淑。

去年,馆陶长公主曾在刘启面前流露出想将陈阿娇许配给皇太子刘荣,入宫做太子妃。刘启虽然没有当场答应和下聘,但可以看出来,他早已经默认了这桩婚事。

亲上加亲,不但馆陶长公主和刘启高兴,连窦太后也十分欢喜,她常常携着阿娇的手说:“好了,这下子你可以一辈子陪着外婆了!早早地给我生下一个皇孙,外婆更加倍疼你。”

这桩婚事已经在宫中传得沸沸扬扬,几天前,刘启终于叫人准备太子文定用的礼品,大家都心知肚明,这是一桩锦上添花的喜事,是以王夫人才会这般询问。

岂料王夫人这个明显带有讨好意味的问题,竟然令馆陶长公主顿时火冒三丈,她重重一拍妆台桌面,咬牙切齿地说道:“这贱婢竟然千方百计要取消这桩婚事——她要将自己家的侄女立为太子妃!哼,不订婚就不订婚,看太子荣那一副短命相,他能做得成皇帝吗?”

王夫人这才恍然大悟过来。

她不用再问,已经明白了其中的隐秘关节。

生性嫉妒、一心希望专宠的栗姬,心中最仇恨的人,恐怕莫过于馆陶长公主了。

馆陶长公主为了讨刘启的欢心,常常用重金到燕赵等地购求美貌少女,蓄养在后府中,教以歌舞琴棋,然后献入宫中。像贾夫人和王夫人姐妹,都是打这条登云之路进宫的。

栗姬再美再嫉妒,终是敌不过这一批又一批年轻美貌的女子。而她出于女人的理性和分析能力,从不愿过多指责刘启的移情别恋和好色成性,反而却要怨怪馆陶长公主,并将这仇恨长久地留存在心中,一有机会,她就准备报复。

现在,薄皇后被废,栗姬身为太子之母,即将封后,已经宠冠后宫,再也无人可与她争锋,她心衔馆陶长公主多年,早意存报复,如今又无求于长公主,要栗姬答应这桩婚事,容得仇人的女儿入宫为太子妃,只怕十分困难。

王夫人不明白的是,栗姬怎么能说动了刘启,去放弃这门他早已经首肯的美满姻缘?

“那贱婢向皇上说道,东宫的栗良娣,已经生有一子,现在又怀孕在身,既然要立长子为嗣,那长子之母,理应立为太子正妃,孤的女儿就算入东宫,也只能做侍妾。”馆陶长公主的脸色发白,声音微微颤抖,“谁不知道,栗良娣就是那贱婢的本家侄女?她一心想将栗良娣立为太子妃,不但堵了阿娇的前途,而且也固了她栗家的恩宠。今后太子荣登基,栗家的女儿又会受封皇后,哼,幸好她浅薄小气,让孤一眼看透她的用意,想叫孤的女儿在东宫为人姬妾?休想!我当即回绝了皇上,阿娇千金之体,难道比不得一个破落户的女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