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刚·马卡特(第5/19页)

“没错。”我佩服地说。

“我还能背出化学元素周期表,生物学的知识也很丰富。我来说说人类起源的问题吧。一八五六年,在德国的尼安德河谷发现了几十万年前的人类化石;十二年后,法国的克罗马侬又出土了两到三万年前的人类化石;一八九一年,在印度尼西亚的爪哇岛发现了五十万年前的人类化石。”

“真了不起,马卡特先生。那么,你知道那个吗?”我指着柜子上的小恐龙模型问道。

“那是恐龙。”他用拉丁语答道,然后站起来把模型拿在手中,眼睛发亮地注视着,“哎呀,这是什么龙来着?我非常喜欢恐龙,从小就梦想着能亲手挖掘出恐龙化石,还想过以后从事这一行呢。”

“你看出这是什么恐龙了吗?”

“脖子挺长的,不是梁龙就是雷龙吧?”

“雷龙这个叫法已经被废止了。”我说道。艾刚似乎很惊讶。

“啊?为什么?”他非常吃惊地盯着我。

“原来被认定为雷龙的化石,后来被证实是长颈龙的一部分。”“啊?这些我从来没听说过。”

“它是目前已知的最大的恐龙。”我指着模型说。

“最大……那就是超龙?”艾刚问。

“你连超龙都知道?”这次该我吃惊了。

“当然知道,最近不是在美国科罗拉多州发现了化石吗?”“嗯。”

“我还知道阿根廷龙。”

“哦?是吗?你对恐龙很了解呀!”我更惊讶了。

“阿根廷龙也是出土了化石后人们才知道的,据说个头比超龙还大。但发现的化石只有一小块,所以还不能下结论……”

“恐龙学现在已经变成看谁能发现最长最大恐龙的竞赛了。你手上的这种龙打破了以前的纪录,他叫地震龙。你知道吗?”我说道。

“啊?你说什么?叫什么龙?”艾刚瞪大了双眼。

“地震龙。”

艾刚张开嘴,过了一会儿才说道:“我以为我知道所有恐龙的名字,但没听说过这种。地震龙是……”

“身长约三十五米,体重达四十二吨,走起路就像附近发生了地震似的,因此得名。不过已经发现的化石只占全部骨骼的百分之三十,所以数据都是推测出来的。以后可能会有更正,没准儿还能发现更大的呢。”

“地震龙……它的化石是在哪儿发现的?”

“美国的新墨西哥州。”

“美国?新墨西哥?哦……”

艾刚看起来有些失落,他把恐龙模型放回到桌子上。他还不知道,其实他对恐龙的了解,已经给我带来不少推理的依据了。

“听海因里希说,你还是个作家?”我换了个话题。

艾刚笑了起来。“我只不过写了一本童话书,医生。那是我的处女作,也是唯一的作品。其实我并不知道自己是怎么完成它的,只是把一直在脑子里想着的故事和风景写下来而已。只有一部作品,怎么能算作家?”

“是这本书吗?”

我站起来,从抽屉里取出海因里希放在这里的那本书,举了起来。艾刚好像有些近视,在看清了《重返橘子共和国》这个书名后,他点了点头说:“对,就是它。”

我把书放在桌子上,又坐回到马卡特面前。

“马卡特先生,你给自己的书取名‘重返’,是什么意思?”

艾刚歪着头想了想,答道:“什么意思,我想不起来了。”

“故事里的主人公,那个少年,最终还是没有回到这个国家,对吧?”

“啊,对,是这样的。”

“也就是说,回国是以后的故事情节。少年也许能回去,也许再也回不去了。”

艾刚默默地点了点头。

“那是你曾经待过一段时间、现在还很怀念的地方。因为想回去的念头太强烈,才想出了这个词,对吗?”

艾刚又点了点头,然后陷入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