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八章(第3/4页)

靖文帝微微蹙起了眉头:“不是已经交由他去剿倭了吗?”说完,靖文帝神色一滞:“你的意思是……”

“这闽州的海运不好做,怕是日后这乔靳也没什么法子,还要指望着朝廷剿寇。皇上原本想着取而代之行海商,打着大胤的官名,只怕更是难行。”

靖文帝略作思忖,长长叹了口气,北边北胡虎视眈眈,南侧瓮寇如今也不安生,朝廷内忧外患,风雨飘摇。

眼下便只有两条路,一条是让乔靳在宫里就这么悄然无声的去了,之后将他的全部生意尽归朝廷。可靖文帝也清楚,下面这些官员各个都想捞些东西,到时候进了朝廷的库房,剩下的便不知道有多少了。更不要说着阮庆折子上细算的账目了。

第二条便是将乔靳放了,趁着这年刚开没多久,海风尚顺,让他将闽州海运做起来,那今年除了那十万两白银,还有上缴的税银。若是恰巧被这瓮寇毁了,乔靳手上的东西还能撑个几年,趁着这些时日朝廷将海运做起来,实为顺水推舟之举,更不会落民口舌。

靖文帝思量之后,突然开口道:“我听闻那江家的女儿与这乔靳有些关系?”

曹昌答道:“好似是有些关系,但却不甚亲近,说是家中长辈有过交情。”

靖文帝点了点头:“这女子本是外面找回,在华京除了镇国大将军府也无其他亲眷,便将这乔靳送出宫去,将又琰这婚事大小事宜交由他办,也算是全了长辈情谊。”

靖文帝这算盘打得极好,殷楚向来受宠,可如今太子大婚将即,朝廷哪儿再来多余的银子给他做婚事?这乔靳出去,一来去将海运做了,今年的税银也有了指望,至于会不会受到瓮寇影响便不是自己操心的事儿;二来有皇命在身,乔靳即便是把铺子卖了,也得将殷楚这婚事办得妥妥帖帖。

作者有话要说:关于皇上的情况说明一下,看了挺多史书,其实皇上都不傻,手下谁贪银子谁怎么怎么,他都知道。但是朝廷上就是一个制衡的局面,不能让一方做大。

然后是一点明:江茗和殷楚走到这样的局面,其实是各方面势力簇拥之下的产物。没有萧罗皇后江衡什么的做这些事儿,他俩也就不会在一起。

如今放了乔靳,也是各方面势力使然。户部阮庆得了银子,帮乔靳说话;闽州不太平;陈青歌的文章;朝廷拮据等等凑在了一起。不然他不会这么轻松出来的。

这些内容前面都交代过了,并不是空穴来风。

感叹一句,我智商这么低的人,写的我脑壳儿都秃了。

下面是一点想和大家说的话,希望不会让你们感到不适……

感谢各位小天使们,真的很谢谢你们。昨天下午晚上,我真的整个人都爆炸了,丧到极限。

我第一次写这种类型的文,知道不是热门题材,加上我自己水平有限(是个菜),数据不是很好。

我很详细的写了大纲、细纲和人设,几万字吧。有人可能会记得,我曾经在作话里说,我写到结尾的大纲的时候感动坏了,觉得楚楚和茶茶怎么这么好。

就因为一些事情,感觉很丧,觉得自己挺努力了,也倾注了很多心血,但是结果不尽人意,一度坐在电脑前发呆,一想到就觉得想哭。

(我觉得自己真是太好笑了,竟然因为码字的事情会这样。可能和我本身的性格也有很大关系,如果我够佛系就好了。)

今天坐飞机回来的时候想了很多,很感谢安慰我的大家。

结果就是:不管怎么样,这篇文是关于殷楚和江茗的故事,关于他们两个,我有很多很多想告诉大家的。他们两个真的很好,我要好好写他们两个的故事。

文章赚钱吗?我当然希望它能赚钱哈哈哈哈。但是如果没有,那也没关系,我们一起把这个故事进行下去。有人看,有人告诉我她在看,有人喜欢这个故事,对我来说,就是最大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