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1章(第2/7页)

大郎因为是老朱家长子的缘故,对外的很多事情都是他来处理的,这碰到的人多了,自然难免会遇到一些波折。他长得就是一脸憨样,每回被人坑了,他除了自认倒霉之外,也没别的法子,最多也就是下回不找那人买东西,久而久之,他也就懒得理会了。

也就是这个缘故,当温氏提出将病鸡充当好鸡卖时,他最多就是感到心里没底气,可当温氏坚持时,他也就顺势闭嘴了。

结果呢?以次充好不就是跟短斤缺两差不多吗?怎么就严重到这个地步了?

朱父见他那神情,就知道他压根就没反省,偏偏这个事儿,得自己想通了才好,旁人说再多也没用。无奈之下,朱父只得再度强调:“你要还拿我当你爹看,就听我的!”

大郎张了张嘴,可到底还是没出声,只颓废的抱着脑袋蹲在了地上。

说到底,这年头还是父母说了算,有道理没道理都一样,反正爹娘都开了口,当儿女的甭管心里是怎么想的,乖乖听话就成。真要是闹开了,没人会指责父母做得不对,只会将所有的责任归咎到儿女身上。

不孝的罪名,朱大郎夫妻俩是绝对承担不起的。

最终,这家还是分了。

朱大伯见弟弟一脸的颓废,很是不忍心:“你跟我去老屋吃个饭吧,正好也要跟娘说说这事儿。弟妹啊,今个儿晚饭也不用等了,我回头跟他喝两杯。”又让他媳妇留下帮忙,朱大伯拉着朱父很快就离开了。

其实也没什么好帮忙的,眼下主要也就是跟里长那头支会一声,从今往后一家就变成五家了,六郎还未娶妻暂时就不分。更确切的是,因为朱父朱母并不离开老屋,实际上的操作是大郎、二郎、三郎、五郎先后离开老屋,搬出去单过。还有就是,田契地契也是要过户的,这个比较麻烦,还需要过户的契税钱,看今个儿这光景肯定是来不及的,得明个儿一早再去。

别的,像钱粮之类的,刚才说话间也就分好了。几人搭把手,就将粮食从原本的粮仓里搬到了各人的屋子里,剩下的自然就是朱父朱母以及四郎他们几个的了。

“那锅碗瓢盆呢?还有桌椅板凳,说好了是给我们长房的,你们不准用!”温氏见大郎跟摊软泥似的抱着头蹲地上,半点儿用处都派不上,顿时气结,“粮食给我们搬到屋里啊!你们撂在外面是啥意思?”

搬粮食的是二郎和三郎,他们先将分给自己那房的粮食搬到了屋里,又去帮别 人搬,三郎顺手拿了五郎的那份,二郎就想帮大郎搬。结果,这不是还有个挑事精宁氏吗?一见这情况,忙制止了二郎,硬是将他拽到一边,不叫他白给大房出力气。

“搬啥搬?你是没长手还是没长脚?又不是瘫了不会动弹了,凭啥使唤我们给你帮忙啊?”宁氏拧着脖子跟温氏叫板,“要锅碗瓢盆、桌椅板凳是吧?你自个儿搬啊!怎么的,还指望我伺候你?我呸!”

温氏气得跳脚,偏宁氏转头就使唤上了别人:“你们干愣着做啥啊?农忙是结束了,不得伺候地里的冬麦啊?还有菜园子啥啥的,刚才不都分了?各自照管去啊,时候还早呢,不行就跑一趟里正家里,把户籍给立了啊!”

二郎本来是想劝媳妇别搞事的,可听了这话,他也觉得挺有道理的,索性唤上三郎和五郎,准备先去里正家。

宁氏见他们终于肯挪步了,又追在后头嚷嚷:“记着啊!今个儿先把户籍的事情给办了,明个儿去把地契田契给过户了!还有啊,盖房子要买石料、青砖、瓦片啥啥的,你们要一起去订啊!买多了能便宜一些,趁着农闲大家伙儿都有空,赶紧往家里拉啊!”

已经走出一小段路的二郎冲着她摆了摆手,表示听到了,其他几个也跟着点头摆手,不一会儿就走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