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第2/12页)

“嗯,这里还有糖浆馅饼呢,”沃辛说,“我想来一块。”

人到中年的英国人,大都喜欢小时候吃过的食物。女服务员为他们两人各上了一份。

“那么,如何去接近他呢?”沃辛问道。

“他有一位公关顾问,名叫鲍里斯·库兹涅佐夫,科马罗夫似乎很乐意听从他的建议。那人很聪明,在美国名牌大学接受过教育。要打开锁,就需要他这把钥匙。我们知道他每天会阅读西方报刊,尤其喜欢你们的杰斐逊撰写的文章。”

马克·杰斐逊是报社的工作人员,他撰写的评论文章经常刊登在《每日电讯报》的重要版面上。他的专长是国内外时政,能言善辩,笔锋锐利,是一位保守主义人士。沃辛咀嚼着糖浆馅饼。

“这倒是个办法。”他最后说。

“你想,”马奇班克斯来了精神,谈起了自己的想法,“驻莫斯科的记者多如牛毛,但如果有一位明星级的时政评论员来吹捧一下未来的领袖,这样的事情应该很有吸引力。”

沃辛考虑了一会儿。

“也许我们应该把三位候选人都吹捧一下,以保持平衡。”

“好主意,”马奇班克斯说,心里则另有想法,“不过,只有科马罗夫用这样或那样的方式迷惑了民众,另外两人其实无足轻重。我们去楼上喝咖啡好吗?”

“好啊,这主意不错。”沃辛表示同意。他们上楼后,在业余艺术家的一幅画像下就坐。“我看你对我们的新闻人物很关心呢。你想从他那里得到些什么?”

这位编辑如此直率,让马奇班克斯的脸上露出了微笑。

“嗯,是的,我们想了解一些情况,这样好向上司报告。最好不是报纸上的新闻,《每日电讯报》他们自己会去看。这个人的真正意图是什么?他将如何处理少数民族问题?俄罗斯的少数民族有上千万人,而科马罗夫认为,只有俄罗斯民族是至高无上的。他想要如何重振俄罗斯的往日雄风呢?总而言之,这个人戴着面具,我们想看看他的面具后面究竟藏着什么、他有没有什么秘密计划。”

“如果真有什么秘密计划,”沃辛沉思着说,“他为什么要吐露给杰斐逊呢?”

“这就很难说了,人们会因为冲动而失去控制。”

“怎么去联系这位库兹涅佐夫呢?”

“你们驻莫斯科的记者一定认识他,让杰斐逊写一封亲笔信会让事情好办很多。”

他们走下宽敞的楼梯,来到底下的大堂。“好吧,”沃辛说,“我有数了。这主意不坏,如果那人有话要说,我会联系我们的莫斯科记者站。”

“如果计划可行,我回头还想对杰斐逊交待几句。”

“交待情况吗?他可是个刺头,不好对付呢。”

“那么我就是润滑刺头的橄榄油。”马奇班克斯说。

他们在人行道上分了手。司机看到沃辛出来后,把汽车从三得利对面的违章停车处开过来,送他返回港区的金丝雀码头。间谍头子决定步行回去,以便消化一下胃里的馅饼和葡萄酒。

美国,华盛顿

1985年9月

早在1984年投靠苏联之前,埃姆斯就申请了中情局阵容强大的罗马情报站苏联科科长职务。1985年9月,他获悉,自己得到了这个职位。

这使他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当时,他不知道克格勃已被迫迅速处理了他出卖的所有叛徒,使得他处在了极其危险的境地。

到罗马去意味着他要远离兰利总部和三○一号档案,以及苏联东欧处下属的反间谍科。不过,从另一方面来看,罗马是一个很有吸引力的居住地,职位也很重要。于是他去征求克格勃的意见。

他们对此予以支持。一方面是因为他们有许多工作要做,开展调查、逮捕及审讯工作要花好几个月的时间。埃姆斯已经给他们带来了巨大的收获,但出于安全考虑,“铃铛小组”在莫斯科只进行了一点点,全面的资料分析要花上几年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