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折子戏言(第2/5页)

还能因为什么,喜欢错了人罢了。

若是他喜欢上的不是魏世子的心上人,也许皇上还能为自己的儿子硬抢一回,可魏世子是谁?

他是当初的魏地战神,平魏大将军王季夏之孙。

季夏统领魏地,戎马一生,拥立者无数。魏世子曾陪祖父征战沙场,少年意气风发,有勇有谋,最后叱咤魏地,不知赢得多少将士另眼相看。

季夏战死那年,魏世子就在他身边,那些曾追随季夏的老部下,最后全部跪下,誓死效忠魏世子。

而当今皇上,他的皇位还是当初季夏帮他从怀王手里夺来的,若是没有季夏,皇上现在也许还是个被圈禁的废太子。

也可以这样说,皇上虽是这朝歌的王,但在以武服人的魏地,他却形同虚设。那里真正的王,是魏世子。

如今魏地动乱,皆因季夏一老部下蔡义所起。蔡义有野心,不服年轻的魏世子,欲反称王,而那些忠于魏世子的人,誓死不允。所以如今的魏地,已分裂成两派。

祸起有因,祸灭由因。能真正解决这次动荡,将这次伤害度减到最小程度的人,只有魏世子。

而魏世子,昨日对皇上说,皇上若不下那赐婚圣旨,他愿亲自领兵出征,彻底铲除蔡义及叛党,并且凯旋后,上交魏地兵权。

若说朝歌是一个人的躯体,那兵权,就是那个人的心脏,没有它,躯体等同一具空壳,何谈存活?

魏地就是朝歌的一半心脏。

而魏世子说,愿意上交魏地兵权,这就是说,他愿意将魏地交于皇上全权管辖。

但若皇上下了那圣旨……

李得光记得,魏世子是这样说的:“皇上,蔡义造反,这是他与朝歌之争,与微臣无关,但若朝歌有逼于微臣,微臣不介意与蔡义联手灭朝歌。”

魏世子将选择摆在了眼前,将郭娆给他,他会灭蔡义,交兵权,若皇上逼他,他也不介意两败俱伤。

当时魏世子说出这番残酷灭国之话来,当真是将皇上气到发抖,但皇上,却说不出一个反抗的字来。

因为他知道,魏世子这种几乎没有弱点的人,是真的说得出做得到。

朝歌虽大,魏地也不小,若两边真对打起来,指不定谁输谁赢,但唯一可以肯定的是,最后苦不堪言的,是众百姓。

为了一个女人,引起两边对战,这样究竟值得吗?

皇上首先是作为一个帝王,其次才是父亲,而站在帝王的角度,看着百姓生灵涂炭,他觉得太不值得,所以他选择了牺牲儿子的幸福,成全大我。

李得光对靖王道:“王爷,皇上这些年是怎么对您的,想必您比老奴更清楚。您有了喜欢的人,他比谁都开心。那位郭姑娘,不是皇上不愿将她许给您,而是……她已心有所属啊,勉强得来的感情,岂能长久?而这位柳如宛姑娘,她是柳太傅三女儿,娴静优雅,是京城——”

“是魏世子吧?”

李得光早已打好腹稿的劝告被靖王这句轻嘲打了个散,他一噎,嗫嚅着再说不出半个字来。

“他比我狠,是我比不上他。”他的确喜欢郭娆,但再喜欢,他觉得自己做不到为一个女人,拿那么多百姓的命去赌。这一点,他自愧弗如,却也有些羡慕,爱一个人,该是轰轰烈烈的。

可是,她眼里从来没有他。

她是他生命中曾跳动的一抹亮色,他却只是她心中一个匆匆过客,几年之后,或许她都不记得自己是谁。

靖王唇角勾起一抹自嘲,瞥一眼那圣旨,淡淡道:“圣旨你拿回去罢,本王的妃位只给最爱的女人,而柳如宛不是。告诉父皇,我不会让他为难,明日本王就启程回封地,永不回京。”

李得光入靖王府的同时,亦有内监骑着马赶往魏国公府。

魏国公府见宫里来人,俱是一头雾水,但当听到内监宣读,说将郭娆许给魏世子时,众人无不是双眼大瞪,惊奇愕然。内监一走,府里顿时炸开了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