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姚贾诗派(第2/2页)

秋来梨果熟,行哭小儿饥。邻富鸡长往,庄贫客渐稀。

借牛耕地晚,卖树纳钱迟。墙下当官道,依前夹竹篱。

小儿饥哭、鸡往富邻、借牛耕地和卖树纳税都反映了农民的疾苦,也是前人诗里少见的观察角度,但作者却用传统田园诗的写法把这些农村生活中常见的细事集中起来,构成了荒村特有的田园风味。而较能体现姚合特点的是他的《闲居遣怀》十首、《武功县中作》三十首等五律组诗。这些诗抒写他在穷邑为官时“疏惰”的“野性”,“幽栖”的情致,穷愁多病的生涯,自甘寥落的心境。虽有“马随山鹿放,鸡杂野禽栖”、“秋灯照树色,寒雨落池声”、“夜犬因风吠,邻鸡带雨鸣”这一类清疏荒冷的景色描绘掺杂其间,但多以自己的闲愁贯穿于行卧起坐、访僧待客、醉酒吟诗、爱山看水的日常起居之中。内容大抵相似而反复吟咏。其余如《秋日闲居》二首、《闲居晚夏》、《闲居遣兴》、《春日闲居》、《早春闲居》一类大多如此,所谓“武功体”当指他在武功县所写的这类诗。姚合的苦吟不像贾岛那么显露,但像“闲云春影薄,孤磬夜声长”(《寄元绪上人》)、“穷愁山影峭,独夜漏声长”(《秋晚夜坐寄院中诸曹长》)、“帘冷连松影,苔深减履声”(《过不疑上人院》)这样的诗句,炼字的思路和风格的清峭与贾岛有相近之处。

贾岛和姚合的五律在唐末五代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主要是模仿他们在五律创作上的苦吟,追求清真的意趣,但因过于强调“吟成五个字,用破一生心”(方干《贻钱塘县路明府》),反而模糊了各家风格的差别,也很少有完整的名篇传世。

知识点

刘禹锡的怀古诗  竹枝词  武功体  姚贾诗派

思考题

1.试比较刘禹锡和柳宗元的政治讽刺诗。

2.柳宗元山水诗的特色是什么?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离骚》的影响?

注 释

〔1〕郢中歌:即楚歌,如《阳春》、《白雪》、《下里》、《巴人》之类。

〔2〕上计吏:地方政府派到中央部门公干的小吏。

〔3〕闻笛赋:魏晋之交,嵇康被司马氏杀害,向秀经过嵇康在山阳的旧居,听到邻人吹笛,思念昔日友人,遂作《思旧赋》。这里借指柳宗元等已经去世的友人。

〔4〕烂柯人:《述异记》载,晋人王质进山采樵见二童子下棋,观毕,手里的斧柯(柄)已烂,回村之后才知已经过去了一百年。这里形容自己流放回来,已同隔世。

〔5〕此诗一作王建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