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陌生的训导(2)(第4/6页)

“远星社正在寻找的那具巨型骸骨的线索,是聂采在一篇论文里发现的。”沈春澜告诉他们,这文献里提到了一个和地底人有关的传说。

.

被岩化病毒感染之后,地底人需要忍受空气、风等等客观条件对皮肤和肌肉的伤害,而这些伤害全都是不可逆的。为延长寿命,他们往往会转入专门的地下区域生活,接受系统教育的机会也就大大减少。目前国内只有人才规划局开设了招收地底人学生的本科专业,而撰写这篇论文的,正是人才规划局一位已故的教授,他是特殊人类民俗学的权威。

论文名为《地底人历史传说中的“荒漠特征”》,它讨论的是地底人群体中流传着的英雄传说,全都呈现出远离普通人群和其他特殊人类的特点,是地底人自动自觉地将自己置身于社会“荒漠”中的体现。

论文的其中一个论据,是在内蒙古地区流传的达兰台传说。

和城市稠密的中原地区相比,内蒙古虽然分布着许多地底人聚居的区域,但它们全都呈现出不规则且疏落的星点分布状。

这些聚居区域之中最古老的那个被称作“达兰台庄”,是阿拉善盟面积最大的地底人聚居点。

传说中,很久很久之前,有一位名为达兰台的巨人曾诞生在阿拉善盟。他从最深的大地中诞生,以风露为食,从日出走到日落,不停逡巡人间。他是长生天派遣到人间的使者,和苍狼、白鹿*结交成为好友后,他每一夜都会回到阿拉善盟安睡。躺在大地上休憩时,他的鼾声化为烈风,他的身躯像一座不可攀越的高山。

在蒙古语中,“达兰台”是七十的意思,这位身躯庞大的巨人与别人交谈时会蹲下身,或者坐在大地上,深深低头,耐心倾听。。

传说有地底人在嘎顺淖尔湖边流浪哭泣时,湖边休憩的达兰台忍不住问他为什么伤心。地底人对达兰台倾诉了自己被亲人厌弃和驱赶的经历,他告别了自己的家乡,打算跳入嘎顺淖尔湖自杀。

嘎顺淖尔*是内蒙古最大的盐湖,在蒙语中是“苦海”的意思。达兰台怜悯他的不幸,阻止他跃入苦海,还让他坐在自己肩上,带着他往西方走去。他们路过了六十六个湖,六十六座山,六百六十六位男人和女人,最后在塞仁沙尔山下,达兰台停下了脚步。

“巨人在塞仁沙尔山附近为地底人开辟了一个专供他们生存的城镇。这就是达兰台庄的由来。”沈春澜说,“传说的最后,达兰台得知自己死期将近,便独自一人登上了塞仁沙尔山,从此人们再也没见过他的身影。”

已故教授经过长期考证,认为这位名为“达兰台”的巨人,很可能在现实中也存在着。去除传说中的夸张成分,他或许是类似藏区雪人的一种特殊人类,适应草原与山地环境,身躯庞大,能忍耐盐碱环境,而且可以与人沟通。

在寻找巨型骸骨的过程中,聂采获知了达兰台的传说。他很快判断,这可能是巨型骸骨的线索:偶然看到巨型骸骨的地底人,填补了骸骨的经历,创造了“达兰台”这个只存在于地底人群体之中的古老英雄。

“在Adam离开远星社之前,远星社已经在塞仁沙尔山和嘎顺淖尔附近查探消息。”沈春澜低声道,“无论是或不是,这都是有价值的。”

雷迟正要离开去向高天月汇报,沈春澜拦住了他。

“还有第二件事,也非常重要。”

这事情跟姑婆山的那具骸骨有密切联系。

在图书馆爆炸事件中,姑婆山骸骨的DNA样本不翼而飞。Adam明确透露,这份样本确实是由乔弗里科学研究所的人偷走的——也就是那位英俊非凡的混血儿。

和Adam、饶星海诞生的方式一模一样,拥有姑婆山骸骨DNA的受精卵已经在某几位女性腹中着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