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掌声(第3/3页)

.

深夜,学工处。敲打机械键盘的单调声音响个不停。

“他支持你啊,这有什么不对?”曹回听完沈春澜说的事,表示不解。

沈春澜正在创作阳得意和阳云也的报告,眉头微蹙:“不是支持,是嘲笑。”

曹回耸耸肩,不以为然。他在椅子上挪动自己肥大的臀部,椅子吱嘎作响:“沈春澜,我决定减肥了。你说我是先制定一个方案,还是先买两件运动服?”

沈春澜岔开话题:“事情发生的经过需要详细写吗?”

曹回本科毕业之后留校任职,太擅长写这样的报告了:“略写,但结尾要结合你自己目前的工作经历去总结,再升华一下,这个部分要诚恳。我还有什么不足,我还需要怎么学习,我应该如何改进,总而言之我知错了……等等。”

沈春澜亮出右手中指,顶了顶眼镜。

“写多了就习惯了,不难。”

曹回的话令人悚然,沈春澜立刻回答:“我一篇都不想再写了。”

“不可能。”曹回朗声大笑,“你们班上那些人,个个都不是省油的灯。”

沈春澜听出他话里有话:“什么意思?”

曹回:“我今天收到了你们班上所有人的海域检测报告。”

沈春澜的心一沉。

“海域”指代的是哨兵与向导的精神世界。正式提出使用“海域”一词的人是德国的精神病学教授路易斯·杨。19世纪末期,路易斯发表了名为《海域研究学》的专著,当时德国的精神病学在整个世界范围都占据优势,因此“海域”这个命名规范便就此固定了下来。

哨兵和向导本身拥有极强的精神力,“海域稳定”也就成为了海域学研究中非常重要的部分。国内的海域研究学起步较晚,一般的哨兵向导在进入大学之前,是没有机会完整接触海域相关学识的。而为了保证进入大学的学生都有基本稳定的精神状态,所有报名参加高考的哨兵和向导,都会在当年的三到四月份,由专业的精神调剂师统一进行“海域”检测。

“海域”检测的结果会进入学生档案,如果没有问题,是不会通报学生所在高校的。

曹回收到了他班上12个人的“海域”检测报告,也就是说,班上所有人的“海域”都不稳定。

沈春澜放在键盘上的手都凉了。

“严重吗?”他竭力控制自己的声音。

“所有人的报告都独立封装,你和系主任可以看,我没权力拆开。”曹回笑道,“不过其中有一个学生的信封上,精神调剂师标注了‘密切关注’。”

沈春澜坐直了。

“他在‘海域’检测开始之前,在下榻的酒店里释放了精神体,引起不小风波。”曹回说,“不过事情顺利解决了。我听内部人士说,为了不影响他以后的生活,调剂师没有上报,也没有计入档案。”

“阳得意?”沈春澜问。

“不。”曹回摸着自己的双层下巴,“是饶星海。”

想象中那一帆风顺的校园生活已经彻底崩塌。沈春澜站了起来,他现在顾不得未完成的东西了:“给我,我现在就要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