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决定(第2/3页)

那退后的半步,似乎就将之华推入了万劫不复的深渊。

那时他在想什么呢?

慕容燕忍住头疼,眯着眼回想。

柔然军压境,恐怕与夏履脱不了干系。但他们攻打大渝,由头就是之华。那,若之华不在了呢?柔然没了攻打的理由,是不是就会偃旗息鼓?

所以他没有去阻止皇后的行为,如同预想的一样,之华一死,柔然大军果然没有再逼近兰州,反而退回到了黄河之北。

慕容燕把这一切归功于自己的深明大义,牺牲之华一个人换得整个大渝的安定。又自作主张地让之华的人生截止在了十五岁的年华,为其扣上了一顶为国捐躯的高帽。

他说服了自己,再看时谢璋仍然用那双黑澄澄的目光看着他。

他是第一次看见谢璋露出这样的神情,这个纨绔的年轻人,在自己面前一向是怯懦而又温顺的。而此时此刻,慕容燕与谢璋对视时,没来由地感觉到周身一阵寒冷。

然而只是一瞬,慕容燕以为自己看花了眼,谢璋分明还是那副低着头沉郁又寡淡的模样。

出了太和宫,谢澄便开始数落谢璋:“你刚才想说什么?你知不知道你面对的是谁?”

谢璋扯了扯嘴角,道:“我当然知道。”

十年间,每一个失眠的夜里,谢璋都会一遍又一遍地提醒自己,那个稳坐高位的人是谁。

哪只谢澄会错了意,叹了口气带了点安抚道:“之华是个好孩子,可惜做了政治的牺牲品,我知道你看重她,但伊人已逝,你总会遇到更好的。”

谢璋眼神微动,没有否认谢澄的意思,反而顺着话音问道:“爹,您知道之华真正的死因吗?”

慕容燕对外称慕容之华病重无救,但谢璋去西北之前,慕容之华还嚷嚷着要他带一些西北特产的瓜果,精神劲头比谁都足。况且谢璋与慕容之华相识多年,从来都不知道她有什么隐疾。

果不其然,话音刚落谢澄就变了脸色:“你想干什么?”

这便是承认慕容之华死于他人之手了。

谢璋想笑,但实在是笑不出来,只好面无表情地答道:“有仇报仇,有怨报怨。”

回了谢府,谢璋辗转反侧想了一宿,决定第二日前往景行府中探查一番。

自他从西北回京少说也有半个月了,但景行一次都没有找过他。谢璋回想起不久前在一枝春与景行的那一番你来我往,想起景行的那个隐秘而又危险的笑,没来由的心情平静了一些。

他仰躺在床榻之上,和衣而眠。

翌日一大早,谢璋神思困倦地出了房门,被谢澄逮了个正着:“你这幅模样还想去哪?”

谢璋睡眠一贯不佳,昨日干脆就直接睁眼到了天亮。眼下草草得套了一件不知从哪里翻出来的一件外衫,胡乱地穿在了身上,两个眼底的青黑几乎蔓延到了脸上。

谢澄眼底的担忧几乎凝成实质:“璋儿,你若难以睡眠,不如过几天随我去城南的寒山寺求个方子助眠?”

谢璋一愣,想到殷如是的助眠香也是在寒山寺求得的,当即狐疑道:“和尚还管病痛的?”

“……”谢澄无言,随即瞪着谢璋道:“胡说什么,寒山寺收留了一位医术高明的大夫,据说能治百病。”

谢璋对这些江湖郎中没什么兴趣,但也知道谢澄是担心自己,于是再三澄清自己没什么大碍后,便打算按照昨日的计划,前去拜访景行。

然而他前脚踏出大门,低头审视自己的一身着装后,又慢吞吞地挪回了自己的步伐。

半柱香后,谢澄看见谢璋换了一身齐整的靛青色长衫,头顶的发髻雅致又不失贵气,一眼看去就知道拾掇了很久。

谢澄面露疑色,恍惚间似乎还闻到了从谢璋身上飘来的一股淡香。

谢璋整理了自己一番,才终于有之前的那股纨绔子弟的模样。但他心中郁结,步伐就快了些。临近景府,谢璋抬头看向头顶那块宽大的匾额,突然改变了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