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九十四章 一碗红尘摆在这里,请用茶……(第2/6页)

“几上诸般,都是东洋学自我唐宋鼎盛时期的道门精髓。到了现代,东洋对外,于民,于百姓推行的是西方生活方式。但上层贵族,社会精英,他们仍旧沿袭继承着我说的这几样东西。且他们对外宣称,这些技艺在我国内已不复存在。且他们也说了,他们会的这些东西,与我大唐,大宋毫无半分的关系。”

“所以,这一点上,他们不会说假话。输了就是输了,赢就是赢。”

一叶先生说完复又讲:“茶只是一个引子,目地是让你搭上这个因缘。往后怎么行事,做事,你就随缘而动吧。”

我抱拳:“多谢前辈指点。”

一叶笑:“不敢当,这话,我真的不敢当。”

讲过之后,一叶先生说:“先就这样,安顿下来吧。七天后,我们就在这山上的XX岩斗上一回茶。”

就这样,我们一行人便在一叶先生的小屋子里住下来了。

随后的七天时间里,一叶先生只是跟我讲了这茶采摘,到最终加工结束的每一道工序。这里面的道道工序都倾注了茶人的心血。每一道都有很大的讲究,除外这里还涉及到了制茶的火候学问,等等很多的东西。

除了讲这些,再就是品茶了。

岩茶的几十个品种,从常见的大红袍,铁罗汉,水仙,肉桂,瓜子金,等等很多,在一叶先生的带领下,众人品了一个遍。

喝茶也有讲究,初手喝的是茶的香气,口感,中手喝的是韵味,山气,土木之气。高手喝的是灵,制茶师父的灵气,茶树的灵气,那一片山,一片地的灵气。

我在一叶先生的指导下,从尝了一口茶喝出香味,到最后,品一茶,就能看到制茶人的模样儿,知道他的脾气性情,乃至身高,等等的一切。

到最后,我通过喝一口白开水,然后看到这水生成的环境,地穴空间的大小,温度,岩石的结构之后。我明白,一叶先生又送了我一样神通本事。

味觉,为六识之一。

六识,便是生魂体现的种种识觉。

生魂代表了身体,身体通过识觉来分辨一些事物。

神通代表了认知事物的层次。

无论哪一个行业,其实都有这神通。比如一个喜欢猫,并爱养猫的人,他做了一辈子的铲屎官,服侍过不同品种的喵星人。那么他就有一个神通。只要一打眼,看一眼这个猫,就知道对方想干什么,需要什么,这是什么猫,什么品种,几岁,公母,产自哪里,性情如何等等一系列的东西全都知道。

而这些是附在物体上的显信息。

即通过一些显知识的学习和积累,就完全能掌握的东西。

还有一种叫潜信息。

道家人,能读到这潜信息,能看到一只猫具体接触过什么样的人,它在什么样的环境居住过,它的父母是什么样的,多大,健在否,等等一切皆能读出来。

放到器物上也是一样。

我身上原本有这本事,只是我不知道怎么来用。如今遇到了一叶先生,我知道这本事怎么用了。

先识外物,通过触碰一块岩石,握着一把土壤,来解读这岩石,土壤里包裹的信息。再对着观山,观树。看花草树木是悲是喜……

如此熟练了四天后,第五天,一叶先生在后院给我安排了一间静室。他告诉我该打坐了。

这次的打坐却又有很大不同。

一叶先生问我,平时打坐,坐的都是些什么。

我告诉他,学的这一门很杂,没有固定的派系,只是一开始有个天地的回向。到后来,功夫深了,就又坐非想非非想的那一念。

目前呢,倒是也能坐住那一念。

大概的境界,就是这样吧。

一叶先生告诉我,我能坐住非想非非想的那一念确实是非常的厉害。可是,我这一念无根,无根的话,坐住了,也无法盗取元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