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七十七章 见旧友,得知事件真相(第2/4页)

我一怔,复又转头问他:“为什么?”

马玉荣:“师父说了,方术之在天下多矣,或尚晦,或尚明,或尚强,或尚弱。执之皆事,不执之皆道。曰:道终不可得,彼可得者,名德不名道。”

我说:“这话又是什么意思?”

马玉荣:“意思是说甭管是哪一方的世界,上面的仙界也好,还是宇宙苍穹的一方世界也好,这里有很多的方术,这些术有好的,坏的。大体上讲,就是神秘的,不为人知的。还有摆在明处让人一看就懂的,以及强大难以摧毁的,外加柔弱,与外不争的。这些呢,都是术法的体现。但最终执着于此的都是术法,不是真正的道。”

“真正的道是虚无的,是不可得的,可以去合,但永远得不到,得到的只能是德。”

我淡然说:“那前辈您师父是怎么教您的呢,是取这个德吗?”

马玉荣:“是啊,德行最重要了,德行是道的表现,德行修的怎么样,关乎道表现出什么样子。修好了德行,就能成仙,成了仙,又是修行。总之,有一个我存在。”

马玉荣指了指自已脑子说:“心里边有我的存在,便没有一天,不是在损耗,只有我没了。无我了,最终才是真正不灭的,永恒的那个道。”

“但是太难,太难了,一层层的修,一步步的走,难呐,难。”

马玉荣摇头叹息了一阵后,复又在身上一阵的摸索,摸来摸去,他找到了一块圆形的绿松玉佩。

“这个有来头了,这个好哇,这个东西。这是师父长年带在身边,拿手温养的玉。他走了,送给我了,我那阵儿,修行好的时候,感觉这里面挺好的。后来,教的弟子多,脑子就糊涂了,唉,留着也没什么用。你做我弟子,我就把这个送给你吧。”

我闻言忙推却说:“不行,不行,这东西我真要不得,这是前辈你师门之物啊。”

马玉荣摇头叹息:“你这个弟子真不一样,那些弟子拜入我门下,还都嫌弃我给的少呢。我东西本来不多,这些年让他们拿的拿,我送的送,已经没什么了。师父说了,这个东西跟我没多大缘分的。你要是不要,我放在身边,说不好哪天一高兴又送人了呢。”

唉!

马玉荣啊马玉荣,你让我怎么说你呢。

算了,这块玉,我且代你的师父,给你收下吧。以后,你这一门要是有得了真正传承的人出现,我再把这块玉还给他就是。

于是,我收了马玉荣的这块绿松。

收下了绿松后,我对马玉荣说:“这么讲来,这个德字,与道字的关系是,德是表现,道是本源了。道是不变的,而德的表现是各种各样的对吧。”

马玉荣:“也不是这样讲的,这个得用道德经里的话来说,那里面说的是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能够化生出来,却不拥有它,有了某种东西又不占用它,不去凭借这种东西让自已看起来有多么的强。催生了某种事物,但却又不收获它,而是任它随自然运行,发展。”

“这个就是真正德的体现,有了这个德字,做好这个德字,才会有道。”

马玉荣一脸认真地说完,又说:“这是师父说的原话,我一个字没有改过。一个字,都没有改过。”

我笑了一下后,心有所获,所获极多。

我学的不是别的东西,就是一门打架本事。

但现在我明白了,功夫学的越深,自然懂的越多,进步其实就越慢。

要学会忘功夫,忘了头顶三尺的存在,忘了自身这一切的本事,忘了所有,然后真正去做一步一个脚印地以天地自然万物为参照来做。只有这样,才最接近那个“玄德”境界,只有这样,我在对敌的时候,才能打出来,最优秀的表现,最漂亮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