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五章 知修行真谛,初心险动(第2/4页)

“伏食非是吃饭,亦不是吃什么丹药,而是前两步做好了,自然而然,感召天地之情后,一抹浩浩沓沓的真物,沿头顶百会,贯通而下,这便是道门中的伏食。”

“三步功夫,放到道家中,又是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三步手段。最后,要证的就是一个还虚之神。”

羽尘讲到这儿又微微一笑说:“而在丹道一说中,这林林总总的功夫,又化成了三个丹,此三个丹分别就是,天元丹,人元丹,地元丹。”

“其分别对应的是为三魂,同样也是道门之中的,神,气,精。天元为神,人元为气,地元为精。”

“此三者于道门供奉之中,又称老子一气所化三清,此三清为,上清,太清,玉清。”

羽尘讲到这儿,他感慨说:“世间诸多修法之中,佛修的是天元丹,直接下手去修还虚之神。道门中,现今分了两支,一支正一,以符,驱鬼,行拨乱返正之事。此法修的是地元丹,增益的是精气神中的精字。一支全真,拿性命入手,修的是人元丹,增的是一个气字。”

羽尘讲到这里说:“道门中人,修这个东西,讲究一个避世而修,因这些事物,多是逆天之行。若是抛头露面,摆弄神通,再拿神通与人为敌……?那样的话,便会横生无穷的祸事。”

“所以,以武入道……”

羽尘摇了摇头说:“古往今来,凭这个武来入道,真正入了进去,不死的,太少,太少。即便是有,亦必不为人所知。”

我一怔忙问:“为什么这样讲。”

羽尘:“知了,就露了。露出之后,因缘附会将其卷入内部,到最后,即便能活下来,也是一身功夫尽废的普通人。”

“因此古往今来,这一脉,修成者不说,说者,必定是那修不成的。”

我恍然。

羽尘又说:“但你成了,不仅是你,现今还有很多人成了。这些于道门讲,都是一个大大的异数。于天来说,是要将这些人灭去的。”

“因故,你便成了灭去这些人,或是这些人灭去你的这么一个大局中的棋子。”

“而布局之人,不是别人,正是这一方大大的天地。”

羽尘指了一下天,又指了一下地,最终他说:“劫分许多种,短的数日,数月,亦可能是一念。长的,可数十年,数百年,乃至数千年,数千万,数亿,亿亿年。这一劫从生出那天起,便注定是一个跨越了数百年的大劫,最后能不死,活下来者,便是赢家。才能堂堂正正见到那个还虚之神。”

“若是死了,便是局中的牺牲品。”

羽尘最后注视我说:“你是应劫而生,最后能否伴同众多以武入道的高人,顺利把这一劫走完,最终证得一个还虚之神,一切全凭你本领了。”

我点了点头。

羽尘后又说:“今天,我对你稍加点拨,让你通了出阳身之法。这亦是说明,你体内天元,人元,地元的三丹将要成了。”

“成了后,三丹结合,再加以温养,最终,能通上那还虚之神,与其比肩,便是大成之时。”

我听过,又问羽尘道长。

“道长,丹是什么?是身体里长出一个东西吗?”

羽尘哈哈一笑:“一看就知道你是接受了西洋教育长大的孩子。”

“丹非实际之物,而一种境,一种思维的方式,一种身体的状态,一种不同的心理。”

“就仿佛这世间的人一般,顽童,少年,青年,壮年,中年,老年。六个阶段,亦是六种心性,你能说少年体内就长出一个什么东西吗?你能说中年体内就多出什么物事吗?身还是那个身,不同的是,这心,还有这眼。年龄的不同,眼看到的不一样,心也就不一样了。”

“丹也是如此,到结成的那一刻,自然就有了那时的心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