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第2/4页)

他自己定了个初始价,在省城街道找人调查,看看大家的反应。

许是宣传力度不够明显,许多人都不知道国内几大地板的牌子。

不过对于地板这个新事物,大家接受度倒是挺好。

按照许同林给的价格,八十平的房子差不多要花三千块钱。装出来的效果却很显档次。

不少人都说如果自家装修,会考虑用地板。

回了县城,机器也到了,许同林开始招聘人手开始办厂。

刚创业,他肯定不会招很多人手,挑了三个。

一个是大专生,机械专业的,跟厂家学了一个月,就会使用机器了。

另外两个专门到乡下收木头。

许同林也不去找别人,直接跟大刘定。大刘担心他钱不凑手,就让他先将树砍过去,等有了钱再给自己。许同林非常感动。

只不过许同林定的材料并不是那种成年树木,而是间伐材、小径材(直径通常在8厘米以下)、采伐剩余物和木材加工剩余物等,加工成片状、条状、针状、粒状的木片、刨花、木丝、锯屑等,称碎料。

当然还可以用非木质材料如植物茎秆、种子壳皮也可制成板材。

许同林没用这些,而是选择跟木头相关的。

一个月后,许同林就制作好了一批地板,他没敢租门面,而是到那些刚买了毛坯房的人家推销。

两千块钱在省城不算贵,但在龙水县还是一笔不小的钱,一天下来,竟连一个单都没有。

许同林推着自行车垂头丧气往家走。刚拐进大道,迎面就碰上刚从彩票店出来的许同木。

“大哥,你这是?”

许同木笑了笑,“我来这边买彩票的。”

许同林没想到大哥对这玩意这么痴迷,不由得劝道,“大哥,这东西概率太低了……”

“哦,没事,我每期也就买一张。兴许哪天我就中了呢。”许同木知道二弟要说什么,笑呵呵地开口。

如果是这样那确实也算有分寸,许同林便没再说什么。

许同木瞅见他车篮前面有好几块地板,从中抽了一块拿起来瞧了几眼,“我听咱妈说你在鞋厂后面开了家小厂,原来就是生产这玩意啊?”

许同林点头。

许同木问了下价格,听得他直咂舌,“这么贵的东西,谁肯买啊?”

许同林笑着跟他解释这东西的好处,“家里要是装了这个,档次都上来了。而且踩在脚上非常舒适,冬暖夏凉。”

许同木似笑非笑地看着他,“你自己家怎么不装啊?你自己都不肯用,你再鼓动别人,也没用啊。”

许同林怔愣了好一会儿,也是啊。

他自己家装了,然后拍几张彩色照片,去别人家推销的时候,也能有点力度。

想到这里,他拍了下许同木的肩膀,“大哥,多谢了。”

许同木见他高兴成这样,也跟着一块挠头。

许同林要把家里也装上地板,李盼娣倒也没意见,孩子们更是如此。

许同林带着两个员工花了一整天时间,装好了地板。

他们家原先就装修过,现在又加了地板,但是更好看了。

装修完,他带着孩子们把家里打扫干净,东西摆放整齐,又特地买了些花束摆上。

弄好之后,他特地到照相馆请摄影师上门,把主卧,儿童房,客厅,餐厅全拍了一遍。

有了案例,许同林再去上门兜售,别说还真挺用。三五天倒是能卖出一单。

只是县城的商品房终究还是太少了,一个月,就被他全跑完了。

许同林便跑去省城兜售。

他的地板是自己加工的,不是牌子,价格便宜不少。有不少人跟他订货。

接下来几个月,他都待在省城,有了单子,他就打电话回来,通知工人生产以及送货。

只是这样下去,也不是办法。

烈日当空,整个关同市就像被一个大蒸笼,许同林受不了,停止推销回了龙水,跟媳妇商量全家搬到省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