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记 人性的地狱与天堂(第2/2页)

……〇〇……

梁启超在他的家书里写得好——

“其实我们大家都是在不断再生的循环之中。我们谁也不知道自己一生中要经过几次天堂和几次地狱。”

可不是吗?

何必等死后去天堂和地狱?如果真有天堂与地狱,我们应该说:“在活着的时候,心里常有天堂的人,死后也可能上天堂;在有生之年总是心里有鬼的人,死后也可能下地狱。”

我们其实在今生就不断在心里挣扎。

住在地狱,想着天堂;又住在天堂,想着地狱;更进一步则是——自己住在天堂,却把别人推入地狱。

……〇〇……

我在研究所的一个教授,很会算命。

有一天,他坦白地说:

“哎呀!我哪里会算命,只是懂得人性啊!我只要把一个人拉到一边,小声对他说:‘我看你的相,就知道你这个人太热心,结果不但没得好报,还总是因为说话太直,得罪了人。你的朋友都亏欠你……”’

那教授得意地问:“换做你,我对你这么说,你是不是也要猛拍一下大腿,说:‘是啊!您真是说得太准了!’这就是人嘛!”

对!这就是人,总觉得别人欠自己的。

人人都这么感觉,所以反过来想,就成了“我们总是欠别人的”。

……〇〇……

看完这本《你不可不知的人性》,我希望你也能反过来想想:“自己有没有亏欠?自己的人性又如何?”

当你叹人性可悲的时候,也能想想自己的“卑微”与一“悲哀”。

此外,如果你是我的“老读者”,一定知道当我出一本辛辣的“处世书”的同时,一定也会写一本“深情之作”。

这样做,是为了让作品平衡,也是为了使我自己平衡。所以我今天写得愈辛辣、愈无情,明天写得就愈温柔、愈多情。

那是“理性”与“感性”,也是“地狱”与“天堂”。

……〇〇……

配合这本书,我将出版另一本私房书。也可以说,配合这本可能畅销的书,我将写一本可能不畅销的书——以雪面铜版纸彩色印刷,配合我最“出世”的散文、摄影与绘画出版。

衷心盼望您,能看看我的感性著作——《抓住属于你的那颗小星星》。

因为:

“入世”常是为“出世”;走过“地狱”,常是为了进入“天堂”。

“处世书”带来的应该不是喧哗,而是宁静;不是愤世,而是达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