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九章(第4/5页)

这个‘便宜行事’,究竟是往哪个方向‘便宜’呢。

信里没说的太明白,她心里有点含糊啊。

不敢做主!

下意识咬着手指,她抬头望窗外蓝天,“姐姐,你是怎么想的呢?”

——

姚千枝是怎么想的?其实,她自己心里都没太大准头儿。

那件事——韩太后的真实身份,闹不闹开的,对姚家军来说,确实是有利有弊,仔细权衡怎么做能让姚家军当那渔翁,连鹬带蚌一包兜了,尽归囊中……

这个操作,姚千枝还没琢磨明白呢。

局势复杂,出不出手都在豫亲王谋算中,她一个从旁没安好心的‘捡漏儿’,自然要看情况行事,因此,她给姚青椒和胡雪的建议,只能是‘便宜行事’。

毕竟,她们没有主动出手的机会。

得跟着豫亲王的节奏走。

如果姚千枝有千里眼,顺风耳,知道姚青椒的疑惑,她应该会如此回答。

然而,什么情况都不知道,四月暖春,姚千枝正坐自个儿府里,手握着两封信,唇边挂着抹笑呢。

“三两到是厉害,我这边还没封王呢,她到先当上了。”把信递给姚千蔓,她摇着头,啧啧有声。

这两封信里的头一封,就是幕三两送来的。历经几年海外飘泊,她‘定居’扶桑岛,守着大银矿……初始手里没人,就花银子雇了好些浪人守城,她是仓谦女候嘛,不大不小算个贵族,一县之主,想找些依附她的武士,是很正常的操作。

谁都不觉得不对。

幕三两是个长袖善舞的人,深俱乔阁老风格,惯爱骑墙——不过,她的‘骑’,跟乔阁老的‘骑’还不一样儿,乔阁老是骑着墙走钢索,保皇派、外戚党谁都不沾,就站中立。而幕三两的骑则是两边捞好处,无论是天皇还是大将军,她觉得她是自个儿一派的。

这个骑法儿,说真的挺危险,很容易崩盘被集火怼,不过,幕三两跟乔阁老唯一的不同是,她‘上头’有人~~~

南寅给她送过来千多精兵,无数物资和一封盖了大晋两州总督大印的‘国书’。

就扶桑这等海外小国而言,手握四州——面积是他岛将近十倍的姚家军,已经是非常硬的‘大腿’,完全上邦大国了。且,一千精兵足够驻守住仓谦县城,撑起幕三两这个女候的排场。

更别说,她还招揽了不少浪人武士呢!

甚至,靠着跟南寅一起飘泊海外的经历,她还拉拢了居住在扶桑国附近一处小岛里的海盗,足足八、九百人呢。

南寅把精兵送来的时候,幕三两手里已经握着两千武力了!

在加上这一千多的姚家精兵,她麾下军队——足足有大将军的三分之一!

真是……

幕三两都有点后悔,她真不该冲自家主公要人的,明明她自己就能解决了,做甚还要求助?到在主公面前露了怯儿,没显出能耐来。

自觉耻辱,她决定发愤图墙,带着麾下精兵,伙同大将军把天皇给一勺烩了!!

幕三两:不怪她,天皇居然色眯眯看着她,还妄想把她收进后宫,这时候不干他,更待何时?

扶桑国是君主制,神权天授,哪怕干掉了天皇,大将军都不能直接登基,而是拥立幼主——天皇的嫡子,而这孩子……称呼幕三两做‘姨母’。

天皇频频招她进宫,想把她收进囊中的时候,幕三两结识了他那位被冷落的皇后,两人勾勾搭搭了几回,就决定要拜‘干姐妹儿’。

一个头磕地上,她们亲的‘一奶同胞’。

于是,天皇被干掉了——幼主登基,太后垂帘,大将军摄政,幕三两获封仓谦女王。

今儿,随着她信件而至的,还有足足十艘大船。

呃,具体点儿,就是十艘载满了银子的大船。

且还并非银矿,都是提炼好的纯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