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六章 (改错)(第4/5页)

还好有白淑体贴照顾,色色给他安排周全,一日三餐都快递到他嘴边了。

把个特朗姆给感动的啊,泪流满面的。

就他所言:连他亲妈都没这么照顾过他!

白一定是神赐给他的天使!

白淑:正所谓,样样通、样样松、粗通百家不如专精一门,她就想把特朗姆那点老底儿全掏出来!结果人家这个反应……是不愿意吗?

不愿意就不愿意呗,明说就是了,怎么还哭了呢!!

真是……

得到了橡胶,北地四州的发展进一步加快了,医学和运输方面或许还没那么明显。但是商业……随着纺织厂遍地开花,缝纫机一天十二个时辰,歇人不歇机器的转着。工厂里聚集了大批女工,专业化、流水线、群居性……这种规矩,这种产量,是远远超越这个时代的。

大批量的棉质、丝质、羊毛质的布匹和成衣,分高、中、低三档,如潮水般涌入市场!

当然,这个市场,指的不是北方四州,而是跟路阳州接镶的金州。

就是那个盛产各种矿物,尤其是金矿的地方啊!

且,最重要的是,杨城——就地处金州中心。

杨家——孟央那前夫家,就是跟豫亲王和孟家勾连的。前段日子,女四书横行掀风浪,姚家军抓的那些潜伏在四州的细作读书人里,就有不少杨家派来呢。

挨打不还手,不是姚千枝的作风,黄升在灵州,跟她一南一北,可望不可及。豫州同样挺远,她伸手够不着,眼巴前儿的,不就剩下金州了吗?

没鱼虾也好,别拿豆包儿不当干粮,闲着没事儿把杨家灭了,先断了豫亲王的‘小金库’,怼他一波在说。

在金州这一地,杨家算是挺有威望,家里多是做官的,按理跟孟家一样,人家是士族——虽然等级差了点儿。但是,跟旁人画风不同,杨家族长是个很有想法的人,他的嫡妻张氏出身金州商户大家,还是独女,杨家不缺银子不缺势力,偏偏,杨族长就初婚娶了她,还把膝下三子过继给了岳家,从此,这个披着张家皮,实则还姓杨的‘张三郎’,就成了杨家最亮的一颗星。

真是有钱啊!!

就靠着这个张三郎,不过中层士族的杨家扒上了豫亲王,在提供基层力量的同时,成了豫州一系的‘小金库’。

而杨家和孟家的联姻,说白了,就是豫亲王安排的。

孟央——不过是一种试探和示好,是两方联合,或者说杨家依附、豫亲王接收的‘标志’。至于她的性命……

在杨家彻底跟豫州一脉绑定后,她就不重要了。

死不死的,两方没人在乎。

杨家对豫州一系的作用不算小,担当钱袋子的同时,还帮他们掌握一州经济,姚千枝决定把他家打灭了,算是断豫亲王一条臂膀了。

让他没事找事算计人玩儿!

堆积在手里的海量布匹和羊毛制品、外洋的新鲜物件儿、大量的珍珠、宝石、奢侈品……哪怕这些东西往海外运,能得到三、四倍的回报,姚千枝都没动摇,憋着大招,准备直接打垮杨家的经济琏!

呃,当然,海外销售周期实在太长了,最近她多点开花,经济有点支撑不起了!

败家败的太过,南寅带回来那好几百万两银子,跟打了水飘儿似的飞速消失,转瞬见底儿……怪不得姚千蔓总一眼一眼剜她。

花钱总是爽的,一直花就一直爽,而负责管钱的那个,常年晚娘脸,眉头都有皱纹了。

能花就能挣,有了东西就能卖。金州,跟海外比起来,总是近的。

杨家,看不上归看不上,还是挺富的。

充州大商蓝康陪同,霍锦城主导,他们早早去了金州,利用蓝康的店辅人脉,姚家军开始用海量的物资,尤其是布匹冲击金州市场!

顺便吸收百姓。

——来啊,我们四州好地方,活不下来就迁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