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六章(第4/5页)

这回是真哒!

“央儿,这里……你留下‘处置处置’,我和大姐姐先走。”余光四扫,瞧了瞧被这边动静吸引过来,躲树梢儿,藏石后瞧热闹的附近村民,姚千枝垂了垂眸子,转身叮嘱孟央。

“诺。”孟央控制着激动心情,强忍住想把姚家军护卫们拦住,在好好踹孙举人、陆秀才他们几脚——尤其想往裆里踹——的冲动,连声应是。

主公亲自现身,已经将此事立了‘规章’,将她留下自然是要巩固‘成果’……

不就是‘做秀’吗?不就是传播吗?难道只有徐州那些迂掉了腔儿的读书人们会?

呵呵,她不才,绝对不服好吗?

“大人放心,此事交给我。”腰身笔直,她眼眸晶莹,内中似有流彩闪烁!

那是赤果果的‘迷妹’光芒!

“好,你便暂时先撑着,待我审了那群傻货,会另有筹谋的。”被盯的脑门发热,姚千枝不解的瞧了她两眼,如是说。

“是。”孟央应声,连连点头。

于是,拽着半死不活的‘读书人’,带着后悔不已的农夫们,姚千枝打道回府。

她身后,孟央小眼睛眨了眨,环视四周藏树梢儿,猫儿石后看热闹的百姓们,兴奋的搓了搓手。

她——要开工啦!

——

带着一众‘犯人们’回到晋江城,往衙门里一送,晋江府台周靖明感觉心很累。

还特别惶恐!

开玩笑吗?两个姚家女就坐旁边,两双儿大眼睛直勾勾盯着他,嘴角全部上翘!

皮笑肉不笑,渗的人后脖子发凉!

就问你怕不怕!

多吓人啊!

他没睡觉都做恶梦了!

周靖明表示:他想哭。

姚千枝根本没跟他打招呼,周靖明其实不太清楚她内心所想,好在有知交好友邵广林在,这位借着端茶的功夫,把姚千蔓请到内室,仔细请教,心里了些准儿——随后,将此事禀告给了周靖明。

至此,周靖明算是松了口气,开始升堂问案了。

没办法,这真不是他怂,堂堂府台审个案子还得看旁人脸色!实在是,这地方就是人家的,虽然按朝廷律法,文武不相关,然而,北地啊,充州啊,这话说到姚千枝面前……

你看她大刀劈不劈你脑袋?

城门硬还是头壳硬?他心里很有点x数的!

算算看,连远在芬州各城的府台们都软了,没任何反抗意思,姚千枝说派驻军就驻军,说派文书就文书,男女都可以,绝对笑脸相迎,府宅都安排妥妥的,拎包就入住……

人家那么识趣儿,他多个什么啊,就敢不听话?

姚千枝就驻扎在旺城呢,离他那么近,他这儿……呵呵,秒怂!

谁能把他怎么样?

邵广林:大人,你怂就你怂吧,你别说出来啊,跟多光荣似的。

姚千枝示意了,周靖明肯定要照做的,孙举人、陆秀才等人的罪名按的妥妥的,一丝一毫没放松,不管他们怎么狡辩,周靖明人家是中了进士,做了二十多年高官的人啊,能让他们绕进去?一问一答,逐字反驳,堵的读书人们哑口无言……

偶尔辩不过了,类似‘惠子确实是圣人’之类的。周靖明还能祭出‘法宝’——大晋惯例和北方实情——实际地方,就是要实际考虑啊!

尤其,惠子说真的,闻名不到百年罢了,不比孔尊孟贤,他的‘圣位’砸的不算实在。且,除了女四书烈女传之类,他余者书籍留传不多,所谓‘大贤大圣’,是徐州孟家用‘孟贤’遗名给他吹捧出来的。这位的理论,除了徐、豫两州外,旁的地方,其实不大信奉。

最起码,没到人人皆知的地步。

文人名声,除了作品硬就是要靠吹,惠子的作品不算太硬,吹的到是挺厉害,尤其是奉命到充州搞事的读书人们,更是把他吹的天上有地上无,完全‘文曲星’下凡,听听理论都能成圣那种。百姓们嘛,字都不大识得,读书人们怎么说,他们就怎么信,反正人家什么惠子都能写书了,自然就是厉害,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