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第2/5页)

被拽着袖子,姜熙老老实实跟进了屋,此时,小王氏早就得着消息,迫不及待的迎出来,母子俩正两两走了个对脸儿。

“我的儿,可累了,饿不饿?近来天不大好,漫天的风沙,要是练军累了,就不用次次沐休都回来了!”一见面,小王氏就嘘寒问暖。

许当娘的都这样,哪怕想儿子想的厉害,还是怕他累了。

“娘,我大小伙子,人高体力壮的,没事儿。”姜熙就笑,握着小王氏的手上下打量着,心里瞬时酸楚。

他娘——比上回他见时,仿佛又苍老了些。

不过四十出头的妇人,头发竟然花白大半,眼角皱纹堆垒,看着就憔悴疲惫,不像姜维的姨娘,明明比他娘还大两岁,到还风韵尤存,三十许人一般。

心里难受的很,脸上到不敢露出相来,扶着小王氏,母子俩进了内室,茶水细点早已备好,喝茶换衣顺带洗了个脸,相柳就拎着食盒子进来了,“夫人,大厨房那边早就熄了火,炖菜是不赶趟儿了,且,奴婢想着,少爷这急慌慌的赶回来,恐怕心里燥的很,便吩咐厨子炒了几个时令蔬菜,青嫩着解火。”

“哎,还是你心细。”小王氏笑的点头,一脸慈祥,“赶紧摆上桌子,我儿好用膳。”

“我还真饿了。”姜熙忙凑趣儿的做样。

母子俩谁都没提,将军府的大厨房按理应该是一天十二个时辰不熄火的,哪怕没有炖菜,亦要烧热水保灶。

相柳也没说,梅儿和络儿拎菜回来时愤愤的禀:大厨房明明有几个热灶正炖着东西,打鼻子一闻就晓得是肥鸡大鸭子,俱是大菜。偏那厨子睁眼说瞎话,硬说没灶。

母子俩上桌儿,一边说话一边吃饭。姜熙一嘴晋江城的好,上官可敬,同僚可亲,底下人老实听话,简直天堂所在,在没有那么好的。小王氏同样满口府里无事,赵姨娘老实,宋姨娘听话,暧姨娘谨言,媚姨娘慎行,庶子们孝顺,庶女们活泼……

老爷尊重她,下人们爱戴她……

反正,在没有不好的地方。

母子俩一同编着连对方都不信的瞎话,明明心知肚明,偏偏还做出副相信开怀的模样,看的一旁伺候的相柳眼里都酸酸的。

一顿不知什么滋味的膳食用罢,相柳吩咐人彻下桌子后便默默退下,内寝只剩下母子俩人,小王氏这才问他,“儿啊,你这次回来是有什么事啊?”

“娘,是如此,旺城……姚提督……我有个朋友说……婆娜弯……要合作……立功……”姜熙没有隐瞒的意思,一五一十的全说了。

打小儿母子俩相依为命,不拘私事正物,他都有跟亲娘商量的习惯。

小王氏仔细听着儿子的话,露出深思的表情,直到姜熙说完,“原来如此,我竟不知充州还出了姚提督这般的女人,真真是孤陋寡闻了。”她轻声,眼底神色有落寞,有羡慕。

姜熙到没注意,只犹豫着问,“娘,你说我该怎么办啊?”

“我儿是怎么想的?”小王氏收回遗憾表情,关切的问。

“娘,我,我……也不知道该如何。”姜熙垂着头,满脸为难,小王氏看了看儿子,皱眉问,“是怕你爹不答应?还是觉得此事不可行?”

“都,都有吧。”姜熙就说。

“此事可行不可行……娘久不出后宅,不解时事,无法判断,便不影响你。不过,若但凡有五分可为,你爹便不会不答应。”小王氏沉默半晌,突然开口,言语里透露出一股绝对自信。

“啊?!娘,你怎么?”见儿子一脸不解望她,她叹了口气,“儿啊,你久在晋江城,并不了解加庸内进务,朝廷已有年余未曾发下足晌,你爹……”维持军容维持的困难,都已经开始跟反贼开交道,“就算不为私仇,不为立功……”单只为了婆娜弯的私库,那大笔的银子,你爹都会出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