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乞巧节(第6/9页)

薄罗惭愧地低下头去:“姑娘,已经快午时了。”

宋瑜后悔难当,连忙让丫鬟准备洗漱穿衣:“不是同你说过,我今天要去音缈阁一趟,为何不叫醒我?”

双脚刚一沾地,她便软绵绵地倒了下来,需得被丫鬟扶着才能勉强站稳。她不必想也知道是霍川吩咐,果不其然,薄罗低声:“是公子交代不能吵醒姑娘……”

她面颊酡红,强自镇定用罢早饭,这才往音缈阁而去。

陈琴音起来多时,她此刻需要多加走动,日后才能顺利产下麟儿。宋瑜到时便见她在院内,挺着肚子缓缓踱步。她瞧着比前一阵丰腴许多,肚子也更大了些,倒像是怀胎八月的模样。若真是双生子,可谓是侯府天大的喜事。

宋瑜上前同她见礼,两人寒暄一番转入室内。

丫鬟奉茶,宋瑜低头抿了一口,这才切入正题:“大嫂,昨日的事想必你已听说,不知你作何感想?”

她不会拐弯抹角,说话素来开门见山,正因为如此,让陈琴音好半晌没反应过来。俄而她正了正色,让两旁丫鬟都退下:“我知道弟妹担心何事,不过此事我委实不知。母亲的手段你应当清楚,她要做的事情,根本无需旁人劝说。我只能提点你一句,万事提防,切莫引火烧身。”

这个道理宋瑜如何不知,她没问出个所以然,显得很气馁:“是我太过于急切,有冒犯大嫂的地方,望您不要同我一般见识。”

说罢宋瑜才想起来怀中楠木盒子,里头都是上等补品,包括上回七王送的那棵赤芝。霍川不适应大补,她便拿来做顺水人情,给陈氏补身子了。

陈琴音让下人妥善安放,转而又想起一事:“再过不久便是乞巧节,弟妹可有打算?”

乞巧节那日习俗多得很,不少闺阁女眷都要出府游乐,拜织女,晒衣裳,吃巧果,城内城外好不热闹。宋瑜敛眸,脸上露出赧色:“我想去城外拜一拜织女,菁菁愿意陪我前往。若是灵验……再好不过。”

未出阁的姑娘拜织女,是为求个好公子。宋瑜已为人妇,无非是想求得子嗣,陈琴音会意一笑:“这是好事,看来今年府上有得热闹了。”

宋瑜脸皮子薄,经不起人调侃,不由得就低下了头。一直从音缈阁出来,她都有些心虚。她下意识碰了碰平坦的小腹,每当看见大嫂鼓起的肚子,她便羡慕不已,那里头孕育着自己的骨血,日后能培养成龙章凤姿的人杰。

她同霍川做那事的次数不少,怎的就是没动静呢?宋瑜不无苦恼,是以才想借着乞巧节的机会,去向织女拜一拜,诉说心愿。

她没同霍川提起此事,一来是她不好意思,二来怕他多想……及至乞巧节那日,她特意起了大早。

霍菁菁是个闲不住的性子,天未亮便早早收拾妥当,早早地来到忘机庭等候。

旁的姑娘或许是为求姻缘,她纯粹是为了凑热闹。她是没心没肺的性子,顾影自怜几天就够了,眨眼便又恢复活力,好似将一切都抛之脑后。

上回七王来找她,不知两人说了什么,七王走时是一副消沉模样,看了让人于心不忍。

宋瑜收拾妥帖,单丝花笼裙随着步伐摇曳,衬得人身姿越显纤细袅娜。她抿了抿鬓边的散发,偏头劝说霍川:“有菁菁陪着我,不会出大事的,你就留在家中吧,万一再出何事……”

她担心霍川眼睛不便,街上人多,总有照顾不周全的时候。若是他出了意外,那可如何是好?况且他的风寒才见好,不能吹风,连田老先生都不建议他出去,他偏偏不听,让宋瑜伤透了脑筋。

丫鬟已然伺候他穿好衣裳,霍川从明朗手中接过拐杖,头上还有未摘除的纱布:“不妨事。我今日得空,索性出门走走。”

这几日他一直留在府中治眼睛,大抵是闷坏了。其实还有另一个重要原因,他一直将宋瑜的话放在心上,若六王杨勤真存有心思,定然不会放过这次机会。给旁人可乘之机,这种事他素来做不到。所以他才不顾宋瑜阻拦,执意要跟着一起出门。宋瑜拿他没法,已经立秋了,早晨天气带着几分清凉,她给他多添了件氅衣,这才准许他出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