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第4/5页)

不过,中国人对排队的热情还是挺大的,倒没人特别因为这个抱怨。不少人有点惊喜地看着店里头各种装修,还有沈寅初当初搜肠刮肚想出来的那些小清新非主流词句。

也有人在队伍里头观察者吧台的操作,她们惊讶地发现,用来抹台面的布,这才多一会儿啊,就换了两块了!

“是啊,擦吧台的抹布换得这么勤快?”

沈玉凤借机给店里头来了一波宣传:“对的,毕竟是要入口的奶茶,我们店里头的卫生条例规定得很详细。像是擦吧台的抹布一面最多只能用十次。”

她伸手往旁边指了一下:“在水一方的所有操作都在外面开放进行,大家可以通过玻璃窗看见,一切都是最干净的。材料全都是新鲜现做,包括果汁。”

这会儿,正好一批新的黑糖珍珠煮出来,高亮正戴着口罩手套严格按照规定操作着。

不得不说,在水一方奶茶的价格确实有点偏高。如果不是特价产品的话,一杯奶茶几乎都要八块到十块左右。

这个价格虽然比不上咖啡店的咖啡,但是作为买了带走的饮料,价格可以说是相当贵了。

幸好沈寅初选的地方在一群写字楼周围,旁边又是大商场,不管是白领阶层还是习惯逛大商场的人们,对这个价格都还算能接受。

不过,能接受是一回事,能够把人吸引过来买是另外一回事。

在水一方营业了一周,就已经靠着完全领先于周围的服务,获得了一天接近五千块的营业额!

沈寅初不得不感慨,怪不到后世那么多人前赴后继地开奶茶店呢!他这还是九几年的高价奶茶啊,还没开展什么大型促销活动。

甚至,附近有不少公司都把加班的时候给每个人定一杯奶茶当成了福利,沈寅初不得不去定了一大堆杯托用来打包。

不光是他现在充满了干劲,这些天一直画大饼打鸡血,也成功地让几个雇员甚至包括沈玉凤,都把“在水一方”当成了自己的事业。

还在上冈市的时候,沈玉凤其实是有点自傲的。她一直觉得自己长相不算差、身高也够、活计也干得好。就不过是出身差一点,不像小丫一样有个沈寅初这样的哥哥罢了。

所以,她一直努力地跟沈家套着近乎,觉得自己工作上没什么可挑剔的了,把关系拉近了、让沈寅初把她也当成一家人,这才是出路。

但是,自从来了奶茶店,她听着沈寅初说表现好可以提店长、可以领奖金,甚至以后还可以凭一部分员工积分在加盟的时候获取折扣……

而且,在这样的制度激励下,那两个本地雇员似乎做得比她更好。

沈玉凤开始有点明白,当初沈寅初跟她说叫她别把心思用在套关系上、都用在工作上,确实不是推托之词。

在上冈的时候她跟周围那些后厨大妈比,自然是比人人都要强的,可是到了京城,她突然就发现,自己跟周围这些人完全没什么区别了!

甚至,别人比她做得更好。

那些天天来买奶茶的小姑娘,年岁跟她差不多大,时不时口中蹦出一句英语,买十块钱的奶茶眼睛眨都不眨地就给钱。

晚上回到四合院里头,沈玉凤想了很久,甚至还去跑到苏鲤那边问了半天,最后才拿着本书回到了自己屋子里头。

沈寅初有点好奇:“她找你问啥来了?难道又来套近乎了?不是我说,沈玉凤这丫头哪都机灵,咋就有本事不好好往正道上用呢?”

“没有!”苏鲤正给两个闺女钩杯垫,张开嘴吃了老公喂的一块炸鸡,“稍微不那么酥……人家沈玉凤现在可出息了!刚刚问我怎么提升自己,她现在参加成人高考也没时间也来不及了……”

“哟?”

沈寅初还真吃了一惊,没想到这丫头还真改好了:“其实沈玉凤这人吧,心思不算差。以前是有点喜欢攀关系献殷勤,但归根结底还是眼光不够长远,老在望山屯待着可不就这样?现在都到京城了,要是眼睛还老盯着咱家里头,那我才真觉得她白聪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