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第4/5页)

听他叫哥,沈寅初心里头舒坦多了。现在他在村里算一号人物了,有些个十几岁的半大小子开始管他叫叔,听得沈寅初太阳穴直跳。

“行,你这么说我就放心不少。你们到时候自己先去盛城找地方住,提前看好自己要在哪一片摆摊,先通知我,我这还得统一安排。”

这次定下来的三家人,村长大孙子算一家,沈富贵两口子带着小儿子,还有一个吴寡妇带着半大闺女。

沈寅初仔仔细细地安排了,又把盛城店里头电话给几个人留下了,又到市里头看老太太和大丫。

大丫家的儿子已经做得稳稳当当地了,名字还是沈寅初给取的,叫苏子健。看见他舅舅,张着小嘴儿嘿嘿地乐。

老苏太太抱着大孙子,高兴得不行:“哎呀,咱家大宝可知道谁是贵人呐,这是你舅舅,叫你舅舅抱抱。”

沈寅初还真有点不敢抱这大胖小子,心惊胆战地托了一会儿,赶紧还给老苏太太。

“小莲最近咋样?”

四月份了,老太太和周翠萍也从望山屯回来了,矿里头煤多,暖气一直给到五一呢。一直不住,这暖气费都白交了。

老太太和周翠萍老四都住在楼下,老苏头老苏太太住楼上。亲妈和老婆婆都在这边,大丫索性也带着孩子住回来了,地方大都住得开。

“那孩子学习用功,脑瓜子聪明,我看老四有啥不会的,给讲得明明白白的。”

见老太太夸苏莲那丫头,周翠萍也赶紧挤过来夸老四:“咱家老四这回学习可好了,年部第二,考一高中妥妥地没问题。能进快班!”

“那挺好啊,这成绩考盛城的学校都没啥问题了吧?”

沈寅初正琢磨着把老四和亲妈、奶奶都带到盛城去呢,横竖回村里头开车也没多久,三个小时准到了。

“我琢磨着,不行就叫老四去盛城念书吧,我过段时间准备在盛城再买套房子。”

“还买房子?”

周翠萍可叫唬了一跳,这会儿老苏太太带着大孙子去楼上了,她说话也放松不少:“寅子,你那饥荒还完了吗?房子够住就行,买那么多干啥?”

“我看买房挺好,”老太太眼光更毒辣些,“不然钱留着干啥?过去地主老财有钱了也不能都埋到地里,不都拿出来买房子置地?你瞅瞅这两年这物价涨的,猪肉都涨了一块钱了,眼看着钱就要毛了。”

跟老太太住时间长了,周翠萍现在叫说几句也觉得不痛不痒了。儿子的生意她管不上,钱也管不着,跟亲家住一起,上头还有个老婆婆又精明嘴皮子又厉害。

她现在可看开了,除了平时伺候伺候老儿子学习生活,就是出去扭大秧歌去。好在沈寅初平常给俩老太太生活费给得都大方,她平时没事儿走家串门手上还拎点儿瓜子水果,听听老姐妹儿恭维她生了个好儿子,心情好多了。

“行行行,你们都懂,就我不懂,”周翠萍现在知道,这个大儿子才是命根子,“老大,那你刚刚说在盛城买房,把老四接去?”

“对,把你跟我奶奶也都接过去,”沈寅初看着老太太像是有点不乐意折腾的样子,下一句话赶紧把闺女提出来,“露露霜霜这一天大过一天的,昨儿还跟我提呢,奶奶太奶都不在。”

“我琢磨着,实在不行就把孩子都送回来上学,但是那钢琴老师可不好找……”

老太太哪受得了沈寅初这么以退为进?给了这猴崽子一下子:“行了行了,你别整那委屈样,都去!行了吧?”

这事儿说着轻巧,真的做起来的时候,可就费劲了。

等到做好几辆餐车的培训,统一布置好了开始生意的时候,就已经是五月末了。这时候,沈寅初才终于腾开手忙活买房子。

等到盛城的新房子买好也装修好,老四也要开始准备高中入学了,沈寅初亲自开车把一家人都带到了盛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