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第2/5页)

这老头看着清癯,头发花白一片,反而更显气质。手指修长,站在那看着就是文化人。

怎么说呢,就是那种你叫大爷叫不出口、非得叫一句老先生的老头。

沈寅初赶紧站起来:“叔叔您好,对,我要买门市房。甭管是哪都行,我不是本地人,琢磨着到盛城来开一小吃店,只要附近人流量够,搁哪都行!”

这老先生笑得如春风拂面,透着一股和蔼劲儿:“我倒是有门市在附近,地方也够大,又挨着小学。不过现在开饭店的可没人往那边去,人流量大不大的,我也不了解。”

听着老先生的话透着一股实诚劲儿,沈寅初倒是挺满意的。

现在开饭店的一般都在商业街附近,可没人往大学那头去。不过对沈寅初来说倒是正好,他卖得这些个玩意,正合适在这边卖。

这些天跑下来,他也大概知道点价格了。按照他的要求,如果在商业街附近买门市,兜里钱掏空了都不够,要是在大学附近,倒应该还买得起。

边走着,一路上边聊了几句,沈寅初也大致知道了这老先生是做什么的。

这附近正好离几所大学不远,这时候盛城还没做规划,不像后来似的把大学都迁到了郊区的大学城里头。

盛大、宁大和盛城音乐学院都在这附近,连带着学校的家属楼,几所附中附小,算得上是个颇为兴旺的小社区。

而且,这地方离着市中心也不远。、

沈寅初开店是其一,等到站稳脚跟了还准备在附近租个民房做仓库,慢慢把望山屯的老乡安排过来,占领盛城的小吃摊市场。

在这地方开店,倒是正好。

“你有俩闺女要上学?现在可八月中旬了,报名得赶紧了。”

“是,”沈寅初也想到这个问题了,“地方一定下来,不等户口落过来,我就先来报名。大不了先交着借读费,孩子上学可不能耽误。”

这位老先生姓温,是位还没退休的老教授。

沈寅初虽然穿得不太注意,但是气质摆在那里,谈吐间又十分有见识的样子,一向招长辈喜欢。温教授看他样子,想起来刚刚听的话,忍不住逗他。

“刚刚听你说房价马上要涨?那照你这么说,我这房子倒是不应该卖了?”

沈寅初一阵无语,这都走到一半儿了,大爷您现在再说不卖,是不是晚了点儿?

“我确实觉得这房子肯定得涨价,您说不卖我也不能这时候改口糊弄您老人家,”沈寅初给了一边撇嘴的二柱子一下,“不过都走到这了?是不是也得叫我看看房子再说啊?”

温教授大笑:“你放心,是我儿子一家子移民了。人老了,也跟不去,只能给点钱儿是点儿。”

九几年这会儿正好还有一波出国热,不少国内的高级知识分子哪怕出国刷盘子,也一定要出去。温教授的孙子都上初中了,一申请到名额,还是全家一起出去了。

身为老人的,再担心再牵挂,这时候也拦不住。更何况,中国的父母们倒是砸锅卖铁供孩子的多,哪有几个拉后腿的呢?

这一句话一出来,刚刚的精神矍铄的老教授瞬间就变得老态了一点儿。沈寅初有点同情,不过这是人家的家务事,他一个外人也不能多嘴。

他也只能嘴上宽慰宽慰老人家:“现在咱经济还没跟上,出去也行,挣得多。大不了将来国家经济好了的时候,再回来!”

“要是真有那一天,他们可就错过了这段高速发展的红利期了,”温教授也不沮丧了,他这个年岁可是连十-年-动-乱都经历过了,“不说这个,走吧,前面就是了。”

沈寅初看了一眼,对这个位置当真是再满意不过了!

一条笔直干净的柏油马路,两边种满了大杨树,马路一头是一所小学,这时候还没放学,可是街上的人也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