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第2/3页)

还是做上游的供货商更赚钱,如果当初他死守着自己卖烤冷面,可没这么多赚头。

除了烤冷面,以后还可以慢慢把手抓饼也弄出来。这两样加起来,这么一个小厂子,就是一笔颇丰的收入了。

想到这,沈寅初决定尽快把烤冷面推广出去,等正月忙完了,就找几个村里头靠谱人家,去盛城摆小摊!

上冈市虽然富裕,可终究也只是个小城市,盛城才是辽省的核心,不论富裕程度还是材料的丰富程度,都远超上冈。

不过,他想得远,可不能全说出来。一个多月之后的事儿,谁知道有没有什么变化呢?

“老叔,再过一个月,我可能回来找俩人去摆摊去,”沈寅初只微微给老村长透露了一点,安安对方的心,“厂子这边还托您老给看着点了,等以后盖了厂子,说不准还得从咱村多雇人!”

“好使,”老村长等的就是这句话,他把手揣到袖筒子里头,“天冷,晚上八成还要下雪,你赶紧回去吧。”

两个小丫头已经玩疯了,良叔拿铁锹在后院堆了个小小的雪城堡,还分了好几个房间,有半人多高,上面不封顶。

白露和为霜正在里头玩过家家,良叔怕她俩凉着,还特地用棉垫子垫在了雪上面。

“叔,你就惯着她俩!”

良叔笑了:“这样一模一样俩小姑娘,谁不稀罕?”

虽然长相一模一样,不过俩人性格真是一点不像,一眼就能分辨出来。

沈寅初把两个闺女喊着,两人临走时候还依依不舍地,齐刷刷挥舞小手:“良爷爷,我们下回还来玩!”

带着两个闺女回到市里,沈寅初想了想,还是没把冯卫东这件事儿告诉老太太。不过,没过几天他姑姑自己就过来了。

沈寅初姑姑叫沈瑜,带着冯帅一起来的,进门的时候眼睛还红红的。

她进门的时候看着老太太怯生生的,叫了一声“妈”,就不好意思进门了。老太太翻了个白眼:“进来吧,都上门了,还能把你撵出去?但是我跟你说,你可别跟寅子张嘴说冯卫东那事儿!”

“妈,我不能!”沈瑜眼睛还红着,“我哪有那么不知道好歹?要不是我侄子把你接过来,我都不知道要咋整了,咋还能腆着脸叫侄子帮忙?”

毕竟是亲母女,沈瑜知道自己妈这个性子。这老太太从来不搞皮里阳秋的事情,当初生气就直接喊人要回望山屯,现在肯叫她进屋,就说明不记仇了。

“妈,当初是我想错了……”

周翠莲跟小姑子也不怎么对付,没好气地端了一杯凉白开放茶几上,连茶也不泡。沈寅初倒是头一次跟亲妈站在同一条战线上,笑着给她捶了两下肩膀。

母女俩聊了几句,老太太说天晚了,就把俩人送出去了,饭也没留。沈寅初假装没看见老太太抹眼泪,劝她:“您要是还生气,就骂一顿,自己别往心里去。”

“我气啥,我这闺女是我没教好,糊涂!这次突然明白过来了,万一以后再叫我那姑爷怂恿着来找你们咋整?我得淡着她冷着她一段时间,看看她到底能坚持多久。”

怕老太太不高兴,沈寅初提了今天老村长说的事儿。

“今天老村长跟我说了,又给我找了一块修厂子的地方。我回头掂量一下,盖个厂房平整一下,把厂子挪过去,”沈寅初也想了很久了,两个老太太都是重乡土的人,一直用老宅子当作坊也不合适,“到时候给咱家那重新起个楼座子!”

果然,刚刚还有点郁郁的老太太,这会儿一下就高兴起来了。连周翠莲也抱着猫凑过来了。小丫倒是只关心养不养猪。

“哥,还盖猪圈不?我现在咋觉得这市里头买的猪肉都不跟咱家大黑香呢?”

“盖!”

这年头农村盖房子便宜,二柱子家大瓦房也就用了一千多块钱。沈寅初准备起个楼座子的话,最多最多五千块钱也就下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