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第2/3页)

“好嘞!”

大爷帮忙找了白纸和笔,沈寅初抄了下来,谢了几遍,这才走了。

他想得很直接。

找个小房子做教室,搬两套桌椅,搞个黑板,让苏鲤给这俩孩子补课。三中进度赶得很紧,新课程已经讲完了,整个初三基本上都是复习阶段。

什么学习努力但是成绩还不好?这会儿可是九四年,中考早就不那么难了。努力到点子上,重点高中考不上,普通高中还是能考得上的。

而且,六班的班主任就是数学老师,平时自己开补习班,去她补习班的才点名提问,别的孩子理都不理,这样的老师能教好吗?

苏鲤既然有这个梦想,他当男人的,不能帮着媳妇儿实现梦想,但是至少条件得给准备好!

光教训教训副校长那哪成?

按照李老师给的地址,他一路找到了周娟家里头,是个离望山屯不远的小村子。在村口问了问路,他很顺利地找到了周娟家里头。

这家看起来条件还不算太差,房子看起来是盖了几年的红砖房,门是大铁门。沈寅初站在门口,里头的大黑狗立刻疯狂地吠了起来。

“黑子!别叫!”

一个女孩子从屋子里头走出来,袖子挽到了胳膊肘上头,手**的。

她叫住了狗,走到门口:“叔你找谁啊?我爸一会儿就回来。”

“我是你们苏老师的爱人,”沈寅初对着小姑娘客客气气的,“你见过我以前接你们老师吧?”

小姑娘探头看了一眼沈寅初停在门口的面包车,的确见过,她立马跑过来开了门:“哎呀,师……师公?”

这啥称呼?沈寅初进了门,给她纠正了一下:“叫叔就行,我来找你有事儿,不过得先问过你爸妈。”

“你还想念书不?”

东北这年头重男轻女并不严重,计划生育抓得严格,基本上周娟这么大的孩子家里头都没有超生的。

周娟是农村的,但是小日子过得还不错,一个闺女回来也舍不得她干农活。

“我爸说了,要是能考上高中就念,将来念个师范回来当个老师,但是我怕考不上……”

小姑娘一提眼圈又红了,大颗大颗的眼泪滴了下来,“俺们李老师说我不是念书的料,回家早点嫁人,省得浪费钱……”

“听她放……”

沈寅初这句话还没说,只感觉身后响起一阵急急的脚步声:“王八犊子你干啥呢!你谁啊来我家招我侄女?”

叫人误会了!

沈寅初赶紧迅速后退一步,才想说话,看见对方的脸愣了一下。

这人他认识,第一个要花钱买他鸡蛋堡技术的那个小青年!

“……这不是小沈老板吗?”说完这人也愣了,停下了脚步,手上顺手摸过来的铁锹也赶紧放下了,“你咋来了?我侄女……”

周娟赶紧拿袖子擦干净脸:“老叔,没事儿!这是我们苏老师的丈夫,来问问我想不想继续上学。”

周娟小叔闹了个大红脸,他本身就经常跟沈寅初上货:“这事儿整的……小老板,快点进屋!”

有周娟小叔在,周娟父亲本身也想让孩子继续念书,沈寅初很快就谈好了这件事。

他又找到了沈小松,这孩子还是望山屯的,家里头自然更没有不同意的了。

沈寅初做这事情本来就不图赚钱,但是一分钱不收也不好,现在中学一学期学费二十块钱,他这好歹也算个补习班,暂时算一个月二十块。

万一苏鲤真的做出成绩了,盛城的补习班现在是一个月一百五二百,上冈市地方小,一个月一百块大可以做下去。

虽然八六年就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但是九几年的时候,真正困难的农村孩子多半连小学都念不完。

能够让孩子念到初三的,多少都是想让孩子好好读书的。

把这俩孩子谈妥了,沈寅初开始找房子、买黑板、买桌椅。他甚至还自己开车跑到盛城,把各种各样的练习册都买了三套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