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第2/4页)

他并不打算一直自己开小吃摊,早晚是要做强做大的。从小吃摊到小饭店,从小饭店到连锁,用乡里乡亲的人确实放心一些,可是那也必须是在村子里都听他的情况下。

“三哥来,我就一个月给一百五,”沈寅初给的这个价格算是公道,只一上午就能干完的活,虽然是体力活,可是劳动强度并不大,“以后如果活多了再加。”

“工人我先不着急,慢慢看,”沈寅初先给了个甜头,然后隐晦地跟老村长暗示了一下自己的界限,“老叔,你看我这才多久就回来开小作坊了,炸鸡店我都开了一个了。过段时间要是开饭店,要是往隔壁县城开呢?是不是?”

“为啥回咱村里头招人?不就图于咱们乡里乡亲的放心,我说咋办就能给我咋办,对不对?”沈寅初又给沈老三递了根烟点上,“我是咱屯子里头出去的,就算搬市里头去了,我们家祖坟还搁这呢!咱村里头人跟我亲近,有啥事都帮忙,我能不雇咱自个人么?你说是不是?”

沈寅初这话里头说得热乎,可是其实意思截然相反:如果村里头人不跟他亲近,不听他的话,他可就不从这村子里头招人了。

就算现在下岗潮还没开始,但是整个东北的经济在走低,却是一个很明显的事实。大部分人都还沉浸在国企昔日的辉煌里头,饭店、公交车这些一开始赚钱的行当,几乎都是外地人过来做的。

老村长捏着烟屁股,狠劲儿抽了一口,烟头上瞬间长出一截烟灰。

这小子!话里话外想跟他划下道来呢!

两口抽没一根烟,老村长狠狠把烟头丢在地上,用脚后跟使劲儿转着圈碾:“行!寅子,你放心找人!你那作坊在村子里头,我给你看着!”

两人表面上什么都没说,可是其实什么都说了。沈寅初这回带着笑模样给跟老村长唠了几句,还去对方家里蹭了顿饭,这才开始着手挑人。

挑人不难,沈寅初连拉带打,挑了两个之前就跟自己家关系好的。虽然同姓,但是已经没什么亲缘关系了。

沈寅初唯一血缘比较近的姑姑也嫁了隔壁县,还因为沈寅初奶奶的事儿跟老沈太太不少干架。两家现在几乎不走动了,自然更谈不上让人过来帮忙。

他热火朝天地建好小作坊的时候,宋小风也托人做好了跟沈寅初一模一样的铁板锅。

不过,他还没嚣张到就在家门口开卖,人家望山屯的人虽然没有榆树沟的多,可是那望山屯人家都是一个姓的,招呼一声村里头的小子可不要命地照人脑袋上削!

他东挪西借搞了二百块钱,坐火车去盛城买了干冷面,按照回忆中记下来的步骤,开始折腾。

真正上手,宋小风才知道,这烤冷面可不像他看起来那么简单!

先是冷面要泡得泡多久?醋用什么醋?

一堆泡软的面条放在铁板上,想整出个长方形来,也足足让他练了一天才成功。折腾两天下来,可算是能做出像模像样的烤冷面了,可是那酱料的配方他可不知道啊!

宋小风折腾了好久,最后学着村里头卖饭包的小媳妇,用猪肉馅儿炸出来肉酱,自己尝了尝,好像也还行?

——这小子去偷师学艺的时候,连自己买一份尝尝都不舍得,自然不知道正常的烤冷面是啥味儿的。

他千挑万选,最后选了一个离沈寅初小店比较远的地方开了这么一家,还特地搞了块木板,上面写了几个大字“老宋家祖传烤冷面”。

这招牌刚打出来,就有人看着就过来了,正是之前一口气吃了三块钱炸鲜奶的小姑娘。

她在医院实习的时候,在那边住员工宿舍,家里头却离得远。在医院上班时候吃惯了沈寅初摊子上的东西,这会儿回家待了两天,开始觉得嘴里头好像缺点什么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