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第2/4页)

小丫把铲刀和勺子交给她哥,从善如流地坐到一边去,把鸡排切成块放进碗里头,看着她哥动作利索地招呼着客人。

想起来前几天沈寅初问她大丫处没处对象,小丫突然想到自己。

如果是她,她肯定得找一个她哥这样的!以前还在村里头没出来的时候,就觉得斌子哥贼好,现在天天看着她哥,小丫简直觉得自己过去是眼瞎了!

等到收了摊,她看见他哥习惯性地拿起钱开始数,小丫一把抢过来:“哥,你刚就吃了俩果篦儿,你先去吃饭!我来算账!”

“行啊,我妹子现在啥活儿都一把抓啊。”

沈寅初刚去接了孩子送回家,又折回来跟小丫一起收摊,实在是有点累了。小丫虽然只是初中毕业,但是算个账还是没啥问题的。

他盛了一碗饭,把老沈太太做的没什么油水的白菜豆腐盛出来半碗,又去厨房拿了今天剩下的半块鸡排吃了。

老沈太太还跟大兴嫂在屋里头听着收音机唠嗑,最近上冈市开始流行自己用钩针在鞋底儿上钩拖鞋,俩人都钩得上瘾,拿出去一双能卖八块钱。

小丫算了半天,眉头都皱起来了。沈寅初去旁边的水果箱子一看,果然只剩下两三个带黑点的小苹果了。他索性不吃,回身问他妹子:“咋了?账对不上?”

“不是,”小丫抓耳挠腮地,抬头看了一眼她哥,“哥,这烤冷面价格是不是定低了?这么看,好像也挣不着啥钱啊。”

沈寅初端着大茶缸子走过去,看他妹子算账。

小丫还有点不敢相信,她哥这么能耐、推出了这么多吃食,哪有一种是不挣钱的?

“是不是我算错了?我再算算!”

“没算错。”

不用小丫算账,沈寅初也知道,这烤冷面虽然有利润,但是远远不如其他几样吃食赚钱。

他也考虑过,最后发现,或许是因为鸡蛋的成本问题。虽然因为宏大肉禽厂投产,本地鸡蛋价格有所下降,但是鸡蛋仍然算得上是比较贵的东西。

现在的鸡蛋三块钱一斤,沈寅初可记得,他穿回来之前的2019年,鸡蛋还偶尔是这个价格呢!

这么些年没涨价过,也就意味着在早年的时候鸡蛋相当贵。很多农村人家都开玩笑说母鸡是银行,就是因为鸡蛋实在是值钱。

烤冷面的主要成本,鸡蛋香肠和冷面,这三样里头,冷面和香肠都是别人赚了好几道利润的东西。

沈寅初刚开始批发火腿肠的时候还三毛钱,现在已经三块五了。冷面面条虽然不算贵,但是肯定比煎饼果子这种自己一勺面糊就能做的要贵很多。

这么里里外外一算下来,再加上人工煤气,一份一块五的烤冷面,成本加起来可能要一块二。虽然也有三毛钱的赚头,但是跟煎饼果子一比可就不够赚钱了。

这么里里外外给小丫分析了一遍,小丫理解了,但是却有点着急。

“哥,那咋整啊,要是这个还不如煎饼果子赚钱的话,要不以后少卖点?”

小店的人流量是有上限的,并不是说增加一样新品,来购买新品的人就都是奔着新品来消费,肯定有一部分人是本来老产品的固定客户转投新品的。

“我妹子还挺懂啊,”沈寅初揉了揉小丫的脑袋,“没事,不用着急,这烤冷面还得卖一阵子。你放心,说不定以后这是咱赚钱的大头呢!”

从今天的销量就能看出来,烤冷面的确非常符合东北人的口味需求,赚得少,那是一大部分利润都被香肠冷面这些中间商赚去了。

做烤冷面不赚钱,但是如果他转过来做供货商呢?

在小店里头卖了两天烤冷面,沈寅初又把大丫派到炸鸡店那边去了,让二柱子从店里头脱身,他有事儿找二柱子去办。

“行了,二柱子,瞅你都蔫吧几天了?连我妈都看出来你不对劲了。哥这有个事儿叫你办,等你整好了,我陪你去唐山再看一圈去,行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