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技惊东宫(第3/4页)

一边烹药,龙鹰不住试饮,不理药汤的热度,就那么灌进口内去,不住捞出部分药渣,又加进采来的花草,摆出调校的高姿态,更为安韦妃之心,让她清楚服用后不会致命。

到韦妃服药后,太阳早移过中天,朝西下降。龙鹰加增两注魔气,打通两处他早前故意避开的闭塞脉穴,如获新生的韦妃立即千恩万谢,在龙鹰恳辞打赏下,又以必须赶返尚药局为李显开药制方为藉口,她才肯依依不舍的放人。

龙鹰天不怕,地不怕,最怕韦妃因怜他的医才,看上他的丑脸,留他度夜,那就呜呼哀哉了。

马车驶离东宫。

来恭贺的官员仍络绎途上。

上官婉儿热情如火的扑入他怀里,献上香吻。

龙鹰对她的本质在观感上大有改善,双手滑入她衣服里活动,咬着她耳朵道:“是不是愈看我的丑脸,愈觉得可爱呢?”

上官婉儿抖颤着,喘息道:“是的!人家现在只爱王庭经,谁都不要了。”

龙鹰一怔道:“岂非以后和上官大家行云布雨时,都要戴起这鬼东西?”

上官婉儿呻吟道:“太医呵!是否真的要到尚药局去呢?”

龙鹰心忖,不论是皇室贵女、天之骄女,又或眼前春心蠢动的才女,女人毕竟是女人,有了关系后,爱起来是无法无天的。

一手绕过她腿弯,将她抱得坐到大腿去,笑道:“老子现在忙剩半条人命,大家将就点,多亲个嘴吧!”

他也感到自己荒唐,但自己心知肚明,还要去找胖公公,又要见狄仁杰,实难另抽时间伺候眼前变成一团烈焰的美丽才女。

魏晋南北朝的医事制度,上承汉制,设太医令丞,初属中正府,后置于太常寺的管辖。

至隋代,袭前朝之制置太医令,属门下省,又于太常寺成立太医署,药藏局,主要作用当然为宫廷提供服务,亦是培养这方面的人材,起着发展医道的作用。

唐代因袭隋制,再加扩充,尚药局改属殿中省,太医署仍隶太常寺。二者合起来,便是完整的医事体系,各有所司。

尚药局,奉御二人,直长四人,书吏四人,侍御医四人,主药十二人,药童三十人,司医四人,医佐八人,按摩师四人,咒禁师四人。

奉御等于太医令,掌合和药物及诊候方脉,直长次奉御一级,职责大同小异,侍御医则掌诊候。

不论是哪个职级,均以疗人疾病痊愈多少作为平时考绩,故能在尚药局稳坐首席者,是有真材实料之辈,难以鱼目混珠。

龙鹰被安排的身份,是“直长”级的太医,由于只是在局内挂个虚名,整局人以前只知有此人,却从未得睹他的庐山真面目,故由上而下对他都不以为然,从不当他是个人物。

勿要以为尚药局的人会因上官婉儿而卖王庭经的帐。尚药局名虽为朝廷体制内的一个组织,却是地位超然,当年酷吏横行,不理对方如何位高权重,照样可扯下马来,独是不敢碰尚药局的太医,否则有起事来,谁来救命?兼且尚药局的名医,深入宫廷和权贵之家诊症治病,与皇室和达官贵人建立起紧密坚实的关系,更是崖岸自高,各有自己的一套,不用看任何人的情面。

龙鹰首次到尚药局时,尚药局诸人都对他爱理不理的,唯一对他尊敬有加的,是拨归他管的两个药童,不得不俯首听命。

两人一叫常青,另一叫茂平,都是十五、六岁的年纪,他们志趣相投,热心医道,双方情如兄弟。

龙鹰看他们恭敬外表底下的眉头眼额,已知他们因受其他人影响,暗里看不起他龙鹰。

尚药局离东宫很近,规模不在尚食局之下,由八组院落组成,龙鹰的太医地盘位于东南角的华佗轩内,一厅两房,自成一国,与其他同级太医治事之所的分别,就是“家徒四壁”,除台几家俬外,再无他物。也难怪责上官婉儿,这是因为,为了赶在太子登基礼前交货,宫内作坊的技匠全到了东宫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