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翁婿之间(第3/4页)

狄仁杰道:“可是像二张和武三思这种奸佞之徒,我们怎可容他们继续败坏朝政?”

龙鹰道:“此正为小子能起的作用,圣上正因清楚二张和武氏子弟均和国老一方的正直朝臣,没有妥协的可能性,故而虽心知肚明要万众一心的应付默啜空前的内外威胁,须让李显复位,仍是委决难下,说到底,仍是一个李唐子弟和武氏子弟融合的问题。”

狄仁杰沉吟良久,点头道:“只看我没有痛斥你,便知鹰爷确是唯一有资格和分量周旋于各方势力间的人。今晚我多约几个人到董家酒楼去,仔细研究你提出的办法,时间差不多哩!我们到议事堂去。”

只看内廷会议的布置,便知武曌对与诸臣议政的开放态度。在上阳宫御书房般广阔的殿宇内,她的龙椅设于近北处,上官婉儿则坐于她后方隔三步的左侧,置有桌子,负责纪录。

两排舒服的太师椅分列左右,自然而然便形成有利于议事的融洽气氛。

右方首席坐的当然是国老狄仁杰,接着是李昭德、姚崇,娄师德,魏元忠,张柬之坐于末位。

另一边由龙鹰这国宾居首,跟着是武三思、韦承庆、房融、崔神庆,后三者他还是首次见面,不知是否属武三思派系的人。其中崔神庆体型魁梧,面目有点阴森,眼内藏神,显然是个高手。

武曌在上官婉儿陪伴下,登入龙座,群臣亦不用行跪礼,只是高呼“圣安”。坐好后,武曌欣然道:“为今我朝之内,没有人比我们大周国宾龙先生更清楚国内外敌人的形势,所以朕今天力邀龙先生到内廷亲身说法。众卿可知道并不容易,朕需动之以情,说之以理,胁之以威,方能成事。”

众皆莞尔,亦可见武曌与龙鹰的特殊关系。

包括狄仁杰在内,众人都是首次与武曌和龙鹰共坐一堂,听两人对答说话,那次招呼横空牧野的国宴当然不算数,心中都有奇异的感觉。

从武曌的开场白,便知武曌不但信任龙鹰,倚重龙鹰,且不介意将龙鹰捧上至少在风采上,能与她分庭抗礼的位置。所以这个议会的主导权,已落入龙鹰之手,虽然最后的决定权,仍由女帝操控。

龙鹰连忙谦让。

娄师德笑道:“希望今次鹰爷不再卖关子。”

哄笑满堂。

武曌显然心情极佳,笑道:“娄老请放心,朕晓得如何对付他。”

龙鹰心叫救命,既怕武曌目光投向后侧正襟危坐的上官婉儿,更怕大才女往他望来,干咳一声,道:“小民怎敢?哈!事实上边疆形势非常简单,只要我们能办到两件事,该可换来一段太平安乐的日子,大利我们加强边防,整军备战,不只是击退敌人,而且将我们的大患突厥,连根铲除,开展我中土另一个盛世。”

众皆动容,包括女帝在内。

这番话换了另一个人说出来,不论如何德高望重,也予人语不惊人死不休的感觉。可是刻下由龙鹰亲口道出,人人只想听他继续说下去,看他有何奇计妙策。

有关龙鹰三年外游的情况,已从各方面传来的数据,由上官婉儿汇成一个详尽报告,与会者均看了报告,才敢来出席,所以龙鹰不用花时间叙述一遍。

狄仁杰皱眉道:“老夫先不问是哪两件事,只想知道这段时间,会有多长?”

连龙鹰自己都不晓得,他指出办到两件事。可带来一段喘息的时间,已触动了各人的神经,他们最怕的是龙鹰的其中一事,是让李显回朝当太子,那军事会议将变成争辩。

狄仁杰何等老练,立即出言试探,如果龙鹰答的是甚么千秋百世诸如此类,会设法打消他的念头。

虽然没有人说出来,谁都清楚眼前的内廷会议,是自武曌登位后,最进取和重要的军事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