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长的秋天》(第2/5页)

加:杜瓦利埃,海地的杜瓦利埃博士,人称“博士老爹”。他曾下令把全国的黑狗斩尽杀绝,因为据说他的一个敌人为了逃避逮捕和暗杀,竟变成了一条狗,一条黑狗。

门:巴拉圭的弗朗西亚博士曾经下令全国二十一岁以上的男人都得结婚,是不是?

加:是的。他居然还把他的国家当成一幢房子关闭起来,只许打开一扇窗户递送邮件。弗朗西亚博士这人怪极了,他居然还是一个颇有声望的哲学家,值得卡莱尔出手研究。

门:他是神智学者吗?

加:不,神智学者是萨尔瓦多的马克西米利亚诺·埃尔南德斯·马丁内斯,他让人把全国的路灯统统用红纸包起来,说是可以防止麻疹流行。埃尔南德斯·马丁内斯还发明过一种钟摆,据说进餐前先在食物上摆动两下,便知食物是否下过毒。

门:那戈麦斯,委内瑞拉的胡安·比森特·戈麦斯又如何呢?

加:戈麦斯有一种非常奇特的直觉,那更像是一种预测未来的能力。

门:他让人宣布他的死讯,后来又突然复活,这跟你这部小说里描绘的族长的情况一模一样。顺便告诉你,我在读《族长的秋天》的时候,就联想到胡安·比森特·戈麦斯的秉性以及他的相貌特征。这恐怕不单纯是个人看法。你在写这本书的时候,心中难道没有想着戈麦斯吗?

加:对拉丁美洲的所有独裁者,特别是加勒比地区的独裁者做一个综合,是我的一贯想法。但是,胡安·比森特·戈麦斯其人显赫威严,对我特别有吸引力。毫无疑问,描绘族长式的独裁者,从他身上撷取素材比从其他任何人那里都要多得多。不管怎么说,二者在我头脑中的形象是一致的。当然,这并不是说,他就是书中的人物了,后者只能说是一个理想的形象。

门:你在阅读资料的过程中发现独裁者有许多共同的特点。比方说,他们的母亲往往丧夫守寡,对不对?这种特点应该怎么解释?

加:我认为,我可以确定的一点是,他们母亲的形象主导着他们的生活,而他们自己,在某种程度上,往往是丧父的孤儿。当然,我是指那些大独裁者,而非那些坐享其成、继承政权的独裁者。后者的情况和前者很不相同,而且也很少,没有什么文学价值。

门:你对我说过,你的作品都基于一个视觉形象。那么,《族长的秋天》的视觉形象是什么样?

加:是一个非常衰老的独裁者的形象,衰老得令人难以想象,孤零零地一个人待在一座母牛到处乱闯的宫殿里。

门:记得有一次你告诉我或写信告诉我,这本书的开头描写的是一个非常衰老的独裁者在一个体育场受审判的情景。(古巴革命胜利后不久,我们俩出席了在哈瓦那举行的对巴蒂斯塔手下的军人索萨·布朗科的审判大会。我认为,这一形象即取材于此。)据我猜测,这本书的开头你写了两次,后来把这个情节废弃不用了。这是怎么回事?

加:长期以来,我在进行创作时,总是碰到结构方面的问题。这个问题不解决,我是绝不动笔的。在哈瓦那公审索萨·布朗科的那个夜晚,我觉得被判处死刑的老独裁者的长篇独白也许是较好的结构。但是,我错了。首先,这是违反历史真实的:那些独裁者不是寿终正寝就是被人们处死,要不就亡命国外,但从来没有受到过审判。第二,独白可能会使我局限于仅仅从独裁者的视角来进行叙述,并且只使用他个人的语言。

门:我知道,你中止《族长的秋天》而转写《百年孤独》的时候,已经在这部作品上花了相当多的时间了。你为什么这样做?你并不经常中止一部作品而转写另一部作品。

加:那是因为我在写《族长的秋天》的时候,还没想得十分清楚,因此不可能做到一气贯通。相反,《百年孤独》我早有创作计划而且已酝酿多年。它再次闯入我的创作日程,而我只须解决一个过去悬而未决的问题:全书的格调。再说,我也不是第一次遇到这种情况。一九五五年我在巴黎就曾经中断《恶时辰》而转写《没有人给他写信的上校》。后者是一部特别的书,其故事嵌套在前者的故事中,我当时真是被它缠住了。我是一个作家,但是我和读者一样遵循一个准则:要是对一部作品不感兴趣,就会放下。不过,总会有旧笔重提的最佳时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