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第3/6页)

观主来接萧永嘉,迎上山去。

道观不大,环境清幽,萧永嘉被安置在后头的一间院子里。高峤留了一队足够人手的护卫,命分别把守山下路口、栈道和道观,有事到建康来通报,安顿好了,便和妻子辞别。

萧永嘉催他回:“这里很好,我极是满意。你事多,已在我这里过了大半日,快回吧,不必记挂我。”

高峤舍不得去,又知建康城里等着自己的事情千头万绪,不得不走。握了握妻子的手,叮嘱阿菊等人照顾好她,叫生孩子时来告诉自己,又说自己有空也会来看她,说完,转身而去。

他跨出门,却听萧永嘉在身后说道:“等一下。”便停了,见她走了过来,含笑替自己整了整衣襟,低声说:“接下来不管多难,记得自己一定要好好的。我和孩儿等着你。”

高峤心中一暖。

他性格内敛,加上自持身份,无论是年轻时还是如今,哪怕和萧永嘉关起门再恩爱,人前也不会有什么亲昵举动。

但此刻,却不由自主,当着阿菊等下人的面,将她搂入怀中,用力抱了一抱,以此作为回应,这才松开,转身匆匆离去。

萧永嘉靠在门边,目送丈夫背影离去,扶着腰,被阿菊接住,转回屋中。

山中日子清净,和此刻外头的兵荒马乱相比,犹如身在梦境。

萧永嘉在这里住了七八天,高峤没有来看过她。

她心知一定是时局紧张。只能勉强压下焦虑,白天在道观里走走,晚上早早睡觉,等着产期到来。

没有想到的是,这个下半夜,山火竟烧了起来。

发现起火的,是一个守夜的卫兵。看到火点,立刻叫醒了道观里的人。

时至初冬,山中本就遍地黄草枯枝,容易引燃,又已多日放晴,火一起,加上山风助势,很快便大面积蔓延,根本无法扑救。

道观所在的位置又是下风口。眼见火势越逼越近,人在屋里,不但能感觉到阵阵热气,耳畔甚至仿佛都能听到山火烧过树木枝叶发出的哔哔啵啵之声。

道观很快就会被这大火吞没。

整个道观里的人,观主、几个徒弟,萧永嘉身边的,加上护卫,不得不从山上撤了下来。

山下附近没有可以落脚的地方。所幸,观主说附近十里之处有个野村,住了几户人家,可以过去。侍卫用方才带下来的肩舆抬了萧永嘉,一路寻了过去。

村子确实如那观主所说,只住了几户人家。屋子稀稀落落,沿着地势而布,平日靠种几亩山田和打猎维生,无不淳朴。因两地靠得近,都认识这观主。见他领来了一行人,女子大腹便便,其余人看着都像是她的随从,虽境况见窘,但必有来头,肃然起敬,立刻腾出了一间带了院子的最大的屋。

阿菊领着仆妇收拾了地方,终于勉强安顿了下来。此时,那山火的熊熊火舌已经吞没了几乎半个山头,发出的火光,将附近照得如同白昼,连在这里,都能看到火光。

众人远远眺望,无不心惊肉跳。

萧永嘉被阿菊扶着,在猎户家的简陋的卧榻之上,歇了下来。

她知道丈夫必定事多。距离自己上山,又这么七八天过去了,外头局势也不知变得如何,原本没打算拿生孩子的事去搅扰他,但今夜实在不巧,出了这样的事,没办法,打发人回建康去向高峤报告消息。

此时天已亮了。

折腾了半宿,她自己还好,见其余人都面露倦色,便叫人去向村民先借些吃的。几户人家送来存粮,是些小米和野菜。仆妇烧了一大锅子的菜粥,招呼众人来吃。

护卫们忙碌了半夜,又是从火场出来的,无不口焦难耐。见附近有口村民用的小水井,方才都已纷纷去喝了水,此刻正感饥肠辘辘,恰好送来粥,站在那里几口喝完,领队便将人分班,命一半人暂歇,剩下的人继续站岗,等着建康那边的消息。